春节临近,假期终将如期而至。
孤军托人提前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兴奋的一周晚上睡不好觉。
记得读中学那会儿,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一放学,第一件事情,那就是一路小跑,马不停蹄地回家。
那么,周五晚上就不由自主地一夜囫囵,深更半夜,左一眼窗外,乌漆麻黑一片;
翻过身,再右一眼窗外,还是厚颜无耻地乌漆麻黑。
他假装上厕所,爬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到外面。
抬头望天,巴不得趁老天爷不注意一把把罩在天空的黑幕扯下来。
不就大天四亮了嘛,离回家的时间自然更快一些。
现在,长大了。出门一次,至少一整年,才可能回家一次。
囤积的思念多了300多天,所以,放假前一周就开始夜夜辗转。
初恋的爱人,明,旧年春节,她不情不愿地透露,不久将嫁为人妻。
孤军返城后一直不愿,也不敢联系打扰对方。
结婚,意味着她有自己的家庭生活需要照料,只能把思念与不安,继续强力压制在内心,相见不如怀念。
......
孤军大包小包地把E城各色水果,以及特产年货带了回来,恨不能把整座城市搬回家。
让老母亲依次欣赏一下,各种美食挨个尝过遍。
“莫乱花钱,过年的东西,百样么事都有。
你每个月寄回来的钱,我也用不了那么多,用不完的我还为你存了得。
往后日子,用钱的地方多得很,你大手大脚惯了,省到点花哈。”
见到孤军回家,看着他从包里拿出来放到满桌子稀奇古怪,大部分叫不出名字的吃食,开心过后,不忘嗔怒地盯着他。
“莫得么事,拢共也没花两个钱,呵呵...”
孤军顽皮地冲她扮了个鬼脸。
“又是一年了,你今年打工过的像么样,还好社?”
母亲不无担忧地问道。
“像么样,能像么样,肯定好社。那边环境好的不得了,现在,那边有些先前打工的人,都已经开始开厂当老板了。”
孤军高度概括当前形势,恬不知耻地把自己囊括其中,得意地望着她,不住地笑。
“前段时间,在街口路边,碰到那日子你爷爷手下的一个老熟人,他说四大五处的人一直念记你爷爷的好。
他叫我莫担心,祖上以前有权有势,帮过无数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个河西,现在环境好了,风水轮流转,我们家早晚会出一个人~物。”
“一个人^物!会是谁呢...”
孤军暗自思忖起来。
“你一个人在外面打工,莫头脑一热,这山望到那山高,今朝想做这样的事,明朝又想做那样的事。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你坷是要稳当点。
你伯他死的早,他读过大学,还冒毕业就去当兵打仗,一生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大世面,他真的是见多识广。
可惜…他遭了大半辈子孽,吃了上顿愁下顿。你兄弟几个,小时候连身换洗的衣裳都冒得穿的。
那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拿到快过上日子。他就走了,连一眼都冒看到。
现在的好日子,找不到比那时候好几多。
如果他还活了得,还能帮你出出主意。
我大字一个都不识得,帮不了你么事...”
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眼里的慈祥+无奈+怜爱溢到满脸都是。
“唉,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
她随即陷于了无比巨大的沉默当中,不能自拔。
......
清晨,孤军起床,打开堂屋大门,站在门口。
门前的那棵老柿子树,叶子早已落尽。
满身枝桠,像老年人枯干的手指,无所畏惧地高高伸向天空,索讨生命。
一到春上,枯木就会毫不犹豫地生发新芽。
老树不辞春,天理轮回,上天有好生之德势不可挡。
他悄无声息地走了出来,潜意识地信马由缰,去明的娘家陶厂附近吃早餐。
一路走,一路想起那首歌,不知道:你现在过的好不好,是不是像个孩子似的一样没烦恼...
走进西河桥头早餐店,时间尚早,加之年关边上,里面五、六张早餐桌子,空空如也。
仅有一个女人朝门口坐着,正低头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
从屋外进来,室内风光线较暗。
进门才走两步,还没看清那人是谁,只见她却呼的一声站了起来,朝向门外埋首暴走。
孤军不由得一怔,纳起闷来,女人二十来岁,脸色微黄,没有一点点光泽。
谁呀,这是干嘛呢?
点一碗面,才吃上一口,就火急火燎地丢下碗里冒着热气的面,不管不顾地直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