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因为李钱氏作妖,得罪了官差,他们吃饭才这么麻烦。
他心里就一阵不忿。
而且他娘还说什么伤在自己身上,痛在她心。
要是以前,他或许还会相信。
但经过刚刚李钱氏让他替她受刑,又不想把钱拿出来给他买伤药。
现在他对于这句话是一点儿也不相信了。
不过,现在钱都在娘身上,自己又重伤在身。
眉儿也不好强硬逼迫她把钱拿出来。
要想尽快让娘松口,掏钱给他买药。
他也只好用怀柔的策略,来对付他娘。
呵,说来好笑,对待自己的亲娘,他竟然还有要费心思用计的一天。
李闻心里愤懑与讽刺的情绪交替出现。
而面上却没有露出丝毫,依旧维持着愁苦的表情。
放低了声音,跟李钱氏讲道理:
“娘,儿子知道您一个人扶养儿子长大,吃了不少苦,所以才对银钱格外看重。”
“我也知道,您想把身上的钱都存着,即便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岭南,也有银钱托底。”
他先是说明自己理解老娘的苦心,肯定了她的做法。
之后又提起自己的一身伤,也有她的一份儿。
“但是您看看,我受笞刑四十,以至于我的伤势比别人重得多,暂时都不能动弹。”
“官差肯定不会因为我一个人,而停下前进的脚步,那明天怎么办?”
说到这里,他暂时停顿了一下,让李钱氏好好想想。
若是明天他走不动路,他们一家该怎么办?
是让她或者何眉背着他走,还是找别家的马车捎带他一程。
不过,按照娘和妻子的体型以及力气,背着他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有唯一的选择——找个有马车的人家,捎带他一程。。
但他们都很清楚,找别人带着自己,不仅欠人情,还得给钱。
毕竟李钱氏之前走得累了,也不是没打过别人家马车的主意。
那时候,她本来还想找李闻,去给有马车的田、方两家说说。
看看能不能让她坐上两家的马车。
但李闻在经过了没借到两家的干粮以后,就清楚的知道,人家不会帮这个忙的。
毕竟人家也只有一辆马车,只有两家的老人或者走不动道的小孩子才被允许上马车。
又怎么可能大发善心,让他娘上去呢。
之后李钱氏气不过,便自己上前去询问。
结局自然是没能如她所愿,蹭到别人的马车。
当时方、田两家的人都说了,想上他们都车,也不是不行,但要给钱。
现在换成李闻,结局不也一样。
要是明天不能走路,还得花钱坐车。
这都还不一定能坐到。
毕竟在他看来,方、田两家之前说让给钱的借口,就是搪塞他娘的。
就是吃准了她爱钱、不舍花钱的这一点。
实际上,他们应该是不想捎带别的人的。
李闻心中所想,也是李钱氏一直考虑的问题。
她看看现在正憋屈地趴在地上,和她说话时,艰难抬头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