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节,霜降已过,天气渐渐冷起来。
但每日的奏章像雪花一般飘进君临殿,来来往往的人脚步匆匆,倒是与这时令有些格格不入。
因为薄野琊雄心壮志,勤于政事,着手改善或重新制定国朝的一些规章制度。
这一举动势必引来朝中大臣的议论,每日下了朝堂后,还有许多臣子将意见写在奏折上,呈进君临殿。
臣子们见皇帝忙于新事务,便以为薄野琊不再坚持将他的庶兄弟们遣到各地。殊不知薄野琊只是在等待上官凝那边放长线钓大鱼。他势必要杜绝宗室子弟在势力聚集的京城搞事情。
薄野琊忙得焦头烂额,倒也没抽出空来去见上官凝。
上官凝也懒得理会。
倒是谨姑通人情世故得很,劝上官凝去君临殿关心,体贴,慰问薄野琊。
“嗯……”上官凝想了想。
“不要!”
“我就是做不来这样的事情。”
上官凝想着主动去关怀薄野琊这件事情,身上都起些鸡皮疙瘩。
能说些什么话呢?他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若有时间,补补觉多好啊,看到自己应该不是那么愉悦吧。
“这有什么不妥吗?娘娘怎么就做不来呢?平时您和陛下谈天说地,奴婢看着是很好的。”
“……”
上官凝不知道怎样准确描述对薄野琊这种有点期待,却又不想主动去寻他的心理。
“哎呀,那你就……每日以我的名义送些什么汤汤水水去君临殿吧。”
“汤汤水水?”
“挚姑做得一手好药膳。他就算再忙,也得有时间吃饭吧。药膳味道好,又滋补养身,最好不过了。”
“那不若娘娘亲自洗手做羹汤,毕竟您的厨艺也是不凡。”
上官凝摇了摇头。
“我学厨艺,是因为我自己喜欢,也想做菜给自己吃,或者偶尔做给自己在意的人。但绝不是为了要将此作为一种服侍他人或者讨好他人的技艺。”
谨姑点了点头,还是将话题转回到亲自去君临殿见薄野琊还是只为他送药膳的事情上。
“还是娘娘考虑得周到。这样的话,就算娘娘您不亲自去见陛下,陛下也会日日记得您的好。陛下日日记得您,却每日都见不着您,肯定会……”
会什么?心痒难耐?所以上官凝这招叫做若即若离,欲擒故纵?
“我才没那么多心思。”
上官凝撇过脸去。
好在,谨姑和挚姑办事妥帖。
挚姑一日三次地做些药膳,每次只是盛一小盏,也不耽误薄野琊正常用膳。
谨姑则是每日亲自给薄野琊送去。
第一次送去时,薄野琊才和臣子们议完事,已经过午时了,才传御膳房的膳。
薄野琊在偏厅,正要用膳,一内侍呈上一盏东西。
谨姑并未亲自送到薄野琊面前。
“陛下,这是皇后娘娘身边的谨姑端来的,说是娘娘惦记陛下,让自己宫里的人做的药膳。”
“哦?”薄野琊疲惫的眼神中提起一丝兴趣。
他招了招手,示意那内侍将碗盏端到面前。
薄野琊亲自打开碗盏上的盖子,一阵热气飘出。不过这倒是薄野琊没吃过的膳食。
“谨姑呢?”
“谨姑侍立在门外,还未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