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敲了三百下,那红衣男子才高声宣布道:“景徽二年三月初十,辰时二刻,西市开!至酉时二刻闭市。”
说罢,那下面西市的大门被打开,众人涌入。
地上的尘土因众人的踏足而被扬起。薄野琊和上官凝是硬被挤着进去的。
第一次,两人觉得自己是案板上任人磋磨的面团,完全笑不出来。
不过有些像陶渊明所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当进入西市这个大地界儿,就比方才堵在巷子里好多了。
市里老的,少的,女的,男的,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这不是老鼠掉进米缸子嘛,上官凝欢快地拉着薄野琊到处转悠。
小到柴米油盐,玩具摆设,胭脂首饰,布料衣裳,大到铁器木柴,牲畜家具,应有尽有。
“感觉上一次来,是上辈子!”上官凝感叹。
“我跟你讲,这里的有些小玩意儿虽比不上家里的精致,却有许多不常见的。”
“家里,就是宫里喽。”上官凝凑在薄野琊耳边。
“那个那个,全是竹编的,你少见吧。家里都是金啊玉啊的。”上官凝带他到就近的竹编摊子上。
那全是竹编的竹篮,竹筐,竹扇,竹盘,竹筐,造型各异,细看,编制的方法也不一样。好些人在那儿挑选。
薄野琊学着那些人的样子,拿起一个竹筐左瞧瞧,右看看,还要对着光线亮的地方观察有无瑕疵。
“怎么样啊?是个好筐吗?”上官凝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问道。
薄野琊面色不改地放下竹筐,对摊主礼貌笑笑,拉着上官凝走。
走了几步,才对上官凝讲:“说实话,我看不出来。”
“哈哈哈~”
“怎么,你会看?”
上官凝摇摇头,“我也不会。”
“呵,五十步笑百步。”
“看你方才强干的样子,以为你会呢,不妨曾想,你是个内里虚的。”上官凝点了点他心口。
“唉,别说了,我什么都不买,都不好意思再去摸人家的东西。方才想买下那竹筐,可于我又没什么用。”薄野琊叹气。
“欸~不买也不妨事的,生意人不会在意这些。怎么,你以往出来都不买东西吗?”
“有人跟着,我自不必亲自去买。”
“……也对。”
“今日碎银都在你那儿,你来买喽。”薄野琊拍拍她的肩。
“行,郎君,您挑选,我给钱。”上官凝捏着嗓子故意滑稽地说话。
“买那个!”
“嗯?”上官凝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绒花。
“你头上就差朵花儿。”
上官凝摸摸自己头上,只有根簪子,确是简单了些。
摊前站着的全是小娘子,见薄野琊过来,一旁的女子一边打量他一边捂着嘴笑。
薄野琊不知她为何发笑,干脆视而不见。转头招手:“娘子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