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都是末代皇帝,应该没什么不同(求订阅)
“会的,不过这要看大明的辐射力了!”刘通点点头说道,“当然也需要大明朝廷的公信力,必须要保障海外诸国可以用宝钞购买大明的货物。如此一来,宝钞哪怕是有所贬值也无妨。”
朱元璋会意道:“这样的吧,那些海外诸国之间的交易,也逐渐会使用宝钞,而非金银铜这些财财物。毕竟那些东西,哪有宝钞携带方便。”
朱标微眯着眼睛,在脑海里大致模拟了一段交易流程。
果然是无解的阳谋。
流程是这样的,海外诸国来大明交易。
第一步是用大量金银之物或者粮食兑换成等值的宝钞。
第二步,用宝钞来购买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东西,比如被明军淘汰的破铜烂铁或者火铳。
在这一步当中,宝钞又回到了大明的手里。
第三步,大明再用宝钞去购买国内没有却又需要的物资。
三步下来,大明付出的不过是一些印刷的宝钞,而金银、粮食、各种物资都进了自己的口袋,至于那些丝绸、茶叶、瓷器,本来就是准备对外销售的,不计算入损失。
对于海外诸国而言,正常情况他们用金银购买大明的丝绸等东西,再将当地一些特产卖给大明,支付出去的银子又会回来一些。
但有了宝钞介入后,他们付出的还是金银,带回去的却是宝钞了。
“好,此计绝妙!”老朱的领会能力比朱标慢了一拍,但终于还是明白了其中的陷阱。
朱标又接着道:“父皇,儿臣觉得这宝钞既然有如此大用,就应该在设计时多花点心思,使其样子更加精美,而且不易被仿制!”
朱元璋冷哼一声:“谁敢仿制宝钞,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可海外国家呢?那可是鞭长莫及啊!”朱标又分析道。
老朱哑然,虽然大明自诩为天朝上国,可他也心里明白大明的威慑力最多只能辐射到南洋地区,再远点如天竺地区,人家未必会买你这个面子。
刘通也适时地开口道:“臣研究过,以大明如今的印刷技术发行纸币,再精心设计一番的话,海外那些番邦蛮夷是很难仿制的。”
朱元璋反应也很快,回道:“海外蛮夷伪造宝钞或许很难骗过大明的海关,可那些小国之间的贸易呢?标儿刚刚也说过,希望那些海外诸国互相交易时也能用宝钞。”
“这……”刘通想了想后回道,“陛下,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彻底杜绝伪造!但是海外诸国如果争相伪造大明宝钞,反而说明了宝钞的价值。”
即使他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假钞都是盛行的。
人家喜欢仿制假的美金、欧元、英镑,当然也有华夏币,说明这些货币的价值是受到认可的。你看会有人去仿造津巴布韦币或者越南盾吗,有些国家的货币可能都没有假币值钱呢!
朱元璋的脸色阴晴不定,但朱标显然已经跟上了刘通的思路。
“父皇,海外如果假的宝钞泛滥,其实这对大明并未影响。”
“这是为何?”
朱标淡笑一声,娓娓道来:“虚假的大明宝钞是无法蒙骗大明海关,这个损失只能由海外诸国自己承担。他们要购买大明的货物,又不得不花大量银子、粮食来置换宝钞。”
“久而久之,那些海外诸国之间的交易为了避免损失,也会睁大眼睛辨别真伪。”
“我们需要做的是杜绝大明境内有人仿制宝钞即可!”
刘通赞赏地点点头:“殿下所言甚是!”
他心里琢磨着,同样是古人,显然也是年轻人比年长的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脑子也转得更快。
“标儿这么一说,似乎是有点道理。”老朱也终于回过了神。
他的情绪是激动的,毕竟宝钞是自己的又一大创举,必将载入史册。
“刘通,你是大才。咱就让伱负责筹建宝钞提举司,属于中书省,升你为都提举,官职正四品。”老朱展现了雷厉风行的一面,既然看重此人,当即给他升官。
刘通闻言,立即跪拜谢恩。
“父皇,儿臣觉得宝钞提举司还是隶属于户部好点,宝钞发行事关国计民生,可是一个实权部门啊。”朱标小声提醒道。
自从开海禁之后,作为掌管钱粮的户部其实已经脱离了中书省的统领,可以直面皇帝。
“也对!”朱元璋反应了过来,“那宝钞提举司就属于户部吧,以后你有工作直接和太子汇报。太子处理不了,就和咱来说。”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