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写给王保保的一封信(求订阅)
北风呼啸中,长城外,视野里全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是一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
徐达陪着朱标,两人裹着厚厚的裘皮大衣站在长城上,各手拿着一副望远镜眺望着远方。
“徐叔叔,哪有鞑子,现在连一头羊都看不到!”朱标撇了撇嘴说道。
徐达嘿嘿笑了一声,回道:“殿下,你看这大雪啊,北元人不知又有多少牛羊被冻死了,如今正是他们虚弱的时候!”
“以俺的经验,此时的鞑子多半该在帐篷里喝马奶酒、打媳妇吧,根本没做好作战的准备!”
这个好战分子在休战了一年,如今浑身上下都是干劲,巴不得立刻率领大军冲去长城,扫荡大漠。
“徐叔叔,有了侄儿送你的望远镜,还怕发现不了鞑子的踪迹吗。不用着急,慢慢来就是了!”朱标只好劝慰道。
站在朱标身后的方进看着这片万里雪地,也是失神了片刻才回过味:“殿下,臣想带小队人马前去侦查一番!包括臣在内,五个人即可,一人带一副望远镜。”
也意味着方进只带了四个属下前去打探情报。
朱标本想拒绝的,可看到对方坚定的眼神,只好点头同意了:“路上务必注意安全。”
这片地段,即使过去了数百年都未曾有什么改变,这家伙或许对这里很熟悉吧。
方进二话不说,回到营寨后选了几个亲信,人手一批骏马,便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城门,潜入那一望无际的白色草原之中。
朱标则回到了自己的营地里,坐在暖烘烘地火炉旁。
他在屋子里召见了两个分别是刘通,以及刘伯温。
刘通那对小眼睛,目光时而小心翼翼地瞥向刘伯温。
历史大名人啊!
老子有朝一日竟然能和此人一起出谋划策,探讨军务。
“这是臣写的信件,请殿下过目一下。”刘通从衣兜里掏出一封信件,便是按朱标要求的和王保保的联络函,由他亲自操刀。
信里的内容其实和招降无关,而是像寻常老友一般的信件来往,当然在字里行间会透露当今陛下对于王保保地重视,以及将会给予的高官厚禄。
刘通这家伙前世真不愧是厅级高官,这搬弄是非的能力果然是信手拈来,无中生有。
“嗯,刘大人写的不错,的确是孤的大才!”朱标满意地点点头。
“殿下过奖了,可惜臣不懂蒙文啊!”刘通很是诚实地回道。
朱标看了刘伯温一眼,笑道:“伯温先生学究天人,无论是汉文还是蒙文想必都是非常精通的。”
说罢,他将信件递给了刘伯温,笑道:“这纸上的内容久麻烦伯翁先生用蒙文誊抄一遍了。”
这个年代的大儒,都在蒙元统治下生活了很久,基本人人都精通蒙文。
刘伯温的面色古怪无比,太子殿下把自己喊过来随军出行,难不成仅仅是为了翻译蒙文?
他也不敢有异议,接过了这封信江,目光淡淡扫了一眼,心中一惊:这刘通其貌不扬,可文字句句诛心啊。
这信里的话是怎么说的?
什么保保君近来可好,为兄一直甚是挂念。
什么大漠苦寒,物资贫乏,为兄在有天堂之称的苏杭之地为保保君建了豪宅,周围有树林,有湖泊,还配备了娇滴滴的美貌侍女。
更觉的是,刘通还在文字里向王保保描述了自己去秦淮河畔的那欲仙欲死的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