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徐叔叔,你可想一门两公?(求订阅)
身为穿越者的朱标,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他其实并不在意宗主国、藩属国的虚名,草原诸部臣服了如何,没臣服又如何。
在朱标看来,这些蛮夷反复无常惯了。
臣服了,不用太高兴;反叛了,也不用太过生气。
如果朱标不是怕爱面子的朱元璋生气,他是不介意和北元之间成为“兄弟之邦”的。
就如前世的漂亮国那样,表面上大家都是亲密无间的盟友,背地里使劲捅刀子。
其实和朝贡外交相比,所谓的“平等”外交更容易迷惑对方。
可是此刻的老朱和满朝文武太爱面子,肯定接受不了这种观念。
很多时候,宗主国体系甚至会让大明自己作茧自缚。
所以朱标前不久才会设计破坏了占城的朝贡之旅。
徐达听着朱标的话,笑道:“臣是一个粗人,只知道打仗,至于如何管理地方就是一个门外汉,还是由陛下和殿下自己决定吧。”
朱标听后点了点头,又道:“徐叔叔,那从军事角度来分析,此战过后,大明在边境想必不用再不知数十万的布置,朝廷的负担也可以大为减轻。”
徐达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应该不用了,即使加上后勤人员,在边境布置十余万人马就足够应对北元的威胁,至少数十年之内如此。”
“不过《开中法》还得继续下去,也算是为朝廷减压,只是这个福利不能再让那些晋商拿了大头。”朱标淡淡说道。
“晋商?”徐达的脸色流露出怪异之色,“殿下,实不相瞒,不久之前明军攻入和林城时,发现了一些晋商的尸体,看来殿下的计谋是很成功的!”
这一手,既灭了王保保,又借王保保之手削弱了晋商。
“实不相瞒,父皇一直在准备从山西往其他省份移民,我们不妨借晋商走私、通敌之名,顺势将此地根深蒂固的一些晋商家族移民出去,然后在本地扶持一批没有根基的,再从附近身份移民过来一批,双管齐下!”朱标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没收他们的财产是名正言顺的!”
“殿下,好主意啊!”徐达眼睛一亮,不由赞道。
他必须承认太子的计划实在是太深谋远虑了,简直是步步相扣。
一开始,朱标故意引诱甚至纵容晋商往北元走私,然后拿到了充足的走私证据,又利用计谋离间了北元和晋商的关系,借他们之手屠戮了一批晋商。
最后,朝廷便可以名正言顺将山西本地的晋商给移民出去。
在朱标看来,人始终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在明初人口稀少,全国上下不过五六千万,你不能因为一个家族里出了某一些败类,就全部屠了。
人力资源该保护,还是得保护。
尤其是今日发生的这一幕,是王保保的人屠了这些晋商,即使他们要怀恨在心也是针对北元,哪怕被朝廷没收了资产,又不得不往其他省份移民,他们也只会感恩在心。
毕竟走私之罪证据确凿,却能保住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在原时空的洪武大移民,山西虽然是主要的移民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