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军都尉府也便是后世的锦衣卫,是绝对忠于皇室的。
他们这些读书人可休想在亲军都尉府面前玩花样。
刘伯温郁闷无比,合着老夫和老夫的学生都是工具人了,只能拿着太子给的稿子照本宣读,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了。
亲军都尉府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可事到如今,他不仅不敢回绝,还得尽心去做。
万一太子殿下将他们做的求是公布于天下,那他的那张老脸往哪里放。
何况刘伯温心里还是希望自己的伯爵之位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以他的智慧和学识,其实是能够预判出大明的国祚必然超过前元,甚至不低于两宋的三百年也说不定。
开国勋贵,那是与国同休的。
只要大明不亡,他刘家的富贵也是能够传承下去的。
刘伯温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活了一把年纪了,竟然被不过十六岁的太子拿捏得死死的。
“臣必尽力而为,完成殿下的吩咐。”刘伯温躬身而道。
他的情绪是平稳的,数月以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站在朱标身侧的常升开口了:“殿下,诚意伯之子刘璟才学过人,又对殿下忠心耿耿,完全可以担当重任。”
刘璟可是朱标亲自招入东宫,在詹士府任职。
朱标明白了常升的意思,说道:“伯温先生,就让令公子刘璟也参与扫盲书册的编写吧。”
这其实就是挂个名,让刘伯温和他的一干弟子减少抵触之意。
更是分化刘伯温和他弟子之间的妙招。
毕竟朱标准备编制的为大明百姓扫盲的书册,是一种控制舆论的宣传手段,跟那些儒家士大夫争夺话语权的。
如今的大明百姓,大部分人都在前元的统治下生活过。
朱标要潜移默化地篡改大明百姓的记忆,悄悄地去否决前元的合法性。
日月重开大宋天,这就是大明的立国宗旨。
华夏,不能再亡于异族之手了。
……
第二天一大早,朱标起身换上灿烂的金甲,便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了,等靠近应天府十里的时候,他就已经看见远处站着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
常遇春、李善长为首的文武官员都早早的到城外等候了,朱元璋昨日就下旨,令文武百官携带百姓出城十里相迎太子凯旋!
徐达看到常遇春后,也打趣道:“我们这一批淮西武将,如今就属常十万过得最为惬意了。”
毕竟那家伙身体有恙,已经不可能再领兵去打仗了。
常遇春自己一再要求可以随军担当军师一职,却被老朱断然否决了。
以这家伙的性格,真上了前线还能憋得住,肯定不顾后果冲阵杀敌去了。
等朱标领着将帅们靠近到时候,百官身后就响起了一阵古雅的旋律,这是特有的凯旋之乐。
这时候,许许多多不知情的满朝文武百官才知道这所谓的镇国公原来就是当今太子啊。
于是,百官带着老百姓们喊了起来:“威武大将军威武,太子殿下威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