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五虽然能力、智谋比不上标儿,但品行方面的确挑不出毛病。
“都是咱的儿子,是应该多多重视老五,以前太忽略他了!”朱元璋心中叹道。
……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任命刘通为詹事府左詹事,钦此!”
宣旨的官员站在天界寺的门前,朗诵着手中的圣旨。
宣读完毕,宣旨官员笑呵呵的将圣旨收起,交给了站起来的刘通,笑道:“刘大人,恭喜恭喜啊!”
眼前的家伙,年龄还不到而立之年,其官职已经荣升道了从三品,让宣旨的人大为羡慕。
更为关键的是,此人还是太子近臣,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刘通接过圣旨,连忙谢恩。
宣旨官员离开后,一旁的姚广孝上前,那满是皱纹的脸庞挤出了干巴巴的笑容:“刘大人真是令小僧佩服,只是跟着太子殿下北伐了一次,如今就已经晋升了詹事府左詹事了。”
“老和尚,伱这就错了。如果只是北伐,刘某只有一点微末功劳,哪能升这么多。”刘通“嘿嘿”一笑,“主要是在北伐之前,在下跟陛下提了一个建议,关于海贸的,这才是主因。”
还有就是编《元史》了。
老朱自从被宋濂坑了一把后,就让刘通隔段时间就将新修成的《元史》送去,让老朱亲自过目,看看有没疏漏。
刘通编写的《元史》水平,比起所谓的大儒宋濂,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他的屁股没有歪。
在他的笔下,元帝个个昏庸、残暴、荒淫,稍有不悦,就屠杀成百上千的宫女,跟夏桀商纣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很熟悉吧,当年朝鲜人在史书上就这么诽谤永乐帝的。
老朱对于刘通很满意,而他心中对于朱元璋的看法有些改变了。
这家伙不抠门啊。
只要你是真正的人才,并且能够有利于国家,老朱是不啬赏赐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太子朱标认可的原因。
“什么海贸建议?”姚广孝有些好奇地问道。
“道衍大师,你不懂!”刘通得意地摇了摇手指,“货币学,这对你来说太深奥了!”
这天下间竟然有老夫不懂的东西?
姚广孝气鼓鼓地瞪着眼睛,一脸不服气:“真的吗,小僧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刘通一甩衣袖,趾高气扬地往回走去。
跟姚广孝也接触了一段时日,刘通发现这个臭和尚满脑子阴谋诡计,一肚子坏水,还满口慈悲为怀。
真是又坏又阴险的臭和尚。
不过论眼光和见识,自然不及他这个前世的厅级高官。
刘通回到天界寺的密间后,太子朱标正等着他。
在朱标的身后,还多了一个大明亲王,正是五皇子朱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