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皇子齐聚东宫(求订阅)
朱标觉得自己真是读书人的天敌。
在他的筹谋下,想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当然朱标也没打算一刀切,让那些金榜题名的科举考生都没机会娶大明的宗室之女。
作为锦衣卫的前身,亲军都尉府的人岂是吃素的,他们想要把一个人的家世背景调查个底朝天都没什么难度。
那些金榜题名的读书人只要身家没问题,就能列入考察对象。
三年之后考察期满,若是两人情投意合,便能娶宗室之女。
至于方进那家伙,自然是免了考察期。
几日之后,老朱直接以圣旨方式颁布了婚约,只是安庆公主年龄稍小,还得等上几个年头,这家伙也就被绑定在皇室的这艘大船上。
这段时间的朝堂是捷报连传,沐英所率的明军也以摧枯拉朽之势收复了四川地区。
明夏政权的国王不过十余岁年纪,见大势已去,也很干脆率着满朝群臣选择了投降。
老朱大手一挥封明升为归义侯,并赐居京城。
朱标记得在原时空这明升和陈友谅之子陈理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感,两人经常见面,在私底下还口出怨言,传到了老朱耳里。
老朱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通通将其发配至高丽。
高丽,或许是朱元璋眼里的不征之国,却是朱标眼里的必征之国。
所以这两人还是不要见面的好。
朱标干脆将陈友谅之子陈理发配至了宁波府,如今的宁波知府是他提拔的。
宁波府也算是天下有名的大城,朱标自认为并未亏待陈友谅之子。
随着四川被纳入大明的版图,洪武四年也在悄然之间过去了。
这一年,太子亲征北伐,诛王保保,北元臣服,西南地区则明夏投降,大明如旭日东升一般,缓缓升起,朝气勃勃。
……
春节一过,时间正式走到了洪武五年,应天府的天气就多了些春意。
帝都的交易市场上闹哄哄的,热闹非凡,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朱标这几天可忙坏了,身为长兄,又是国之储君,可谓是事务繁忙。
这几日,他还在东宫里训斥了不听话的弟弟—齐王朱榑。
后世曾言,这生孩子就像开盲盒。
老朱生了这么多儿子,总不能指望个个都是文武全能,谦虚有礼。
这齐王朱榑之顽劣,已经超过了老二朱樉、老三朱棡,以及老四朱棣。
不仅如此,这家伙甚至骄纵不法,脾气也有些暴躁,对于下人稍有不慎,就动辄打虐。
身为长兄的朱标,只能经常用戒尺惩罚于他。
这小子每次被惩戒了,会长点记性,但时间过不了多久又忘了。
怪不得这家伙的王爵在永乐年间,是废了又立,立了又废。
以造反上位的朱棣,为了安抚宗室情绪给予了厚待。即使这样,也受不了这个齐王。
“七弟你若一直再这么胡闹下去,为兄有朝一日即使废了你的王爵贬为庶人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一次,朱标干脆当着达定妃的面怒斥道。
堂堂亲王贬为庶人,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朱榑低着头,噤若寒蝉。
虽然他性格暴虐了一点,但对于长兄的畏惧之心依然深入骨髓。
不远处的达定妃,柳眉微皱,西施捧心的样子,显得是那么得楚楚动人,我见犹怜。
然而朱标可不会被这娘们的容貌所迷惑,这绝对是一个蛇蝎美人,自进宫以来被她虐待的太监、宫女不知有多少。
朱榑这种德性,也是被达定妃溺爱不无关系,
不过在大明的后宫,除了老朱之外,面对马皇后和太子朱标,达定妃同样不敢露出丝毫不敬之色。
“榑儿,你大哥说得话可一定要牢记在心!”达定妃作势捏了捏朱榑的耳朵,脸上带着愠怒之色。
这演技倒是逼真。
“母妃,儿臣知错了,痛痛痛,别捏耳朵了!”朱榑的手刚被朱标打过,耳朵又马上受罪了。
朱标的目光直接无视这对母子,喊来了周王朱橚:“五弟,这小子接下来几日由伱来管教,若是再寻衅滋事,你替我好好管教!”
这帮弟弟太顽劣了,朱标哪那么空闲一个个都管。
“大哥,消消气,喝口茶!”老四朱棣一把从李忠手里抢过了茶水,给朱标抵上。
“老四,你这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是不是又闯了什么祸?”朱标瞪了他一眼,“难不成上课期间要跑去捣鸟窝?”
“大哥,哪有啊,臣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早不干这些了。”朱棣气呼呼地回道,“是这样的,前几天臣弟去了徐叔叔家里,听妙云说起了一件事。”
“什么事?”朱标不禁问道。
“等三月份,妙云她大哥将会亲率大明水师直接拿下耽罗岛,臣弟……也想去见见世面!”朱棣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目光。
徐辉祖这小子怎么回事,竟然管不住嘴巴!
孤的这些弟弟还不知道此事,他倒是先向妹妹透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