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东莞伯激辩诚意伯(求订阅)
方进也听出刘伯温不是真心夸自己,却是谦逊地回道:“能得诚意伯如此赞美,臣当真是三生有幸啊。据闻诚意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知后世五百年之事。方某……有些事想向诚意伯请教下。”
来了,来了,来火花了!
朱标心里也乐开了怀。
刘伯温此人的确是学究天人,文采无双。
可若要说他后知五百年,那纯属瞎扯蛋。
别说五百年了,五十年后都未必能预知。
“东莞伯有何事?”刘伯温也听出了方进嘴里的挑衅味道,他虽一把年纪了却顿时也来了几分火气。
这老头还真较劲上了!
有点意思……
方进笑道:“诚意伯,你认为大明未来的外部威胁会来自于哪些国家?”
刘伯温听后,皱着眉头回道:“自古中原王朝的威胁始终来自北边的草原。不过如今随时火器普及,尤其是边防重镇上都架设了火炮这样的大杀器,那些人想再入主中原就难了。”
“可万一草原上的那群人某一天也学会了如何制作这些火器呢?”方进又继续问道。
“不可能!”刘伯温断然给予了否决,“以草原那种自然条件,根本难以大批量生产这种火器,无论是资源亦或者工匠的能力。”
“这么说,诚意伯是认为随着火器普及,草原人再也不可能对大明造成威胁了?”
刘伯温沉吟了一会儿,缓缓点头:“老夫也想不出草原民族还能有什么办法,除非大明发生了内讧,自乱手脚。”
朱标的目光看似漫不经心地从方进身上一瞥而过,他认为这家伙接下来会举的例子是盘踞在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
“方某认为未来最大的敌人是东海之上的倭国。倭人善于学习,也善于模仿,他们向前唐学习,而倭刀和唐刀便有相似之处。”
“这意味着将来,倭人也同样可以从大明地方学习如果研发火器。”
那些小矮子?
刘伯温露出鄙夷之色,可想起前元两次远征都完败而归,也露出凝重之色。
“东莞伯的话的确有一些道理,但倭国和大明远隔重洋。大明这一边,想跨海去征服倭寇不易,倭人即使学到了大明的本事,想跨海而来攻掠大明,更是难上加难。”
“老夫觉得这倭国顶多割据一方,想要威胁大明毫无可能。”
刘伯温很是自信地定了基调。
“诚意伯倒是信心十足啊。”方进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其实倭国之地并不小,相当于大明四省之地,放眼天下都算是大国!”
“诚意伯,你别不信!”他一脸严肃地说道,“方某的远房亲戚徐霞客曾经游遍天下,对外面世界的理解必然远胜于你。”
“哼!”刘伯温气恼地一甩衣袖。
无论对方说得是否是真的,这方面他都找不出反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