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二龙会面,秦淮河(求订阅)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同时也将忽必烈抬入了帝王庙之中,也算是他对于这位元朝开国皇帝的认可。
然而,因为忽必烈在位期间坚持汉化的政策,使他在黄金家族里的名声是毁誉参半的。
若是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始终坚持汉化政策,元朝的国祚不会这么短,也轮不到他们老朱家坐了这天下。
后世之人常说汉人好内斗,其实这些蒙古人内斗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放眼整个世界,会发现其实任何一个族群都热衷于内斗,这就是人类的天性。
想避免内斗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降低内斗的烈度,如不断向外扩张,让整个族群能有共同使力的方向。
“当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那是相当激烈的,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阿里不哥是输了,可没人能想到一百多年后,他的后人却报了当年的祖宗之仇!”
“那就斗起来吧,先是黄金家族内斗,然后是蒙古人内部黄金家族和非黄金家族再内斗,斗他个天昏地暗!”
朱标觉得此计划的可行度很高,便让吩咐侍卫去喊方进。
……
另一边,北元太孙脱古思帖木儿在带着一群下人抵达应天府后,便被眼前这天下第一城的繁华所吸引。
在他年幼时,曾经在如今的北平也是当时的大都住过一段时间。
比起环境恶劣而气候又苦寒的大漠,大都的日子让他怀念不已。
然而大都和眼前的应天府相比,又相形见绌了。
“主子,这就是天下第一繁华的应天府啊,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脱古思帖木儿的护卫感叹道。
“你来过应天府?”脱古思帖木儿不禁问道。
在前元未曾灭亡时,他一直生活在北方,从未来过南方的城市。
“以前年少时跟家父来过应天府,一直记忆深刻,只是……”该护卫的面容上露出恍惚之色,“不过如今的应天府,比之当日更为繁华。对了,那时候这座城不叫应天府,叫金陵。”
脱古思帖木儿轻叹一声:“如今我们也不用想着恢复大元荣光了……岭北一战,明军深入大漠万里都能以碾压之势痛击王保保,若换成我们出动出击的话,结果只会更糟糕。”
事到如今,这位北元太孙只有一个祈求,便是将来能够顺利继承大汗之位,让北元帝位一直保持在忽必烈这一系当中。
他很清楚自从祖父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从大都逃亡草原时,阿里不哥那一系的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时刻想着报他们祖宗当年之仇。
偶尔,脱古思帖木儿也会抱怨自己的祖辈忽必烈,为何心慈手软要放过阿里不哥一脉,却给自家子孙留下了如此大的隐患。
百余年的养精蓄锐,阿里不哥一脉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
这时候,远处马蹄声传来,一个英武青年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那年轻的马匹在奔驰到北元太孙的跟前后突然止步,马背上的青年一跃而下,拱了拱手而道:“敢问阁下可是北元太孙?”
“正是,敢问阁下是?”脱古思帖木儿缓缓而道。
他自小学习汉文,交流没有问题。
“在下太子近臣方进,大明东莞伯!”青年也上报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