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 第237章 救灾、剿贼,瞒天过海

第237章 救灾、剿贼,瞒天过海(1 / 2)

 推荐阅读: 地窟求生:开局食物增幅三十倍 徒儿,你无敌了,下山祸害老婆吧 龙隐寒门 遨游影视诸天 长生仙武:从命格逢凶化吉开始 洪荒之大道成珠 带着影视系统重生香江 妖鬼觉醒灵气未复苏,我出手横扫 短跑之神 财阀倒追:闪婚娇妻求抱抱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238章 救灾 剿贼,瞒天过海(求订阅)

朱标环顾了一眼,大喝一声:“孤也不多说废话,今天,就用他们的脑袋,给你们出了这口心中的恶气。用他们的脑袋,给你们,给大明所有百姓,一个交待!”

“杀!”随即朱标忽然回头,对着那些行刑的官兵们说道。

噗!一口烈酒被喷在雪亮的铡刀上。

断头台上的官员们,手脚都被捆着嘴被赌着,只能落泪呜咽。

朱标再次大喝:“杀!”

咔嚓,高高举起的铡刀落下,所有人的视线中都是飞溅的殷红的鲜血,还有满地乱蹦的,睁着眼睛的头颅。

顿时,围观人群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对于这些人而言,这幅画面是最为大快人心的。

很快,围观人群蜂拥的朝着那些头颅的落点冲去,你一脚我一脚,踩踩踩,踢踢踢。

朱标见状,不得不将视线转移,也暗道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死尸并未像现代人那么畏惧。

一般情况下,现代人看过这些会有心里不适感,但这些古人没有,即使他们从未有过杀戮,也未进行过军事训练。

朱标沉吟着,似乎在想些什么。

突然,他目光流转,望向那些逃过一劫的官员。

这些人瑟瑟发抖,已经如面团一样,站立不稳,浑身是冷汗。

毕竟刚刚那副场景,差点发生在自己身上,内心已经被恐惧所填满,惊恐万分。

朱标原想着将凤阳府的一系列高官通通当众问斩,但终究还是压住了脾气,只处理了几个首恶。

只有凤阳知府、及其几个子嗣,加上他手下的一些知县被问斩,其余人诸如凤阳府的同知、通判等,在被剥夺官职和功名后,通通被流放。

人力资源毕竟是宝贵的。

同样,他必须遵从自己的行事原则,杀戮只停留在那些罪大恶极之人身上。

往深远考虑,他的这种行事作风也已经开始慢慢影响到了朱元璋。如果朱标自己也意气用事,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看到自己儿子大开杀戒,心中的潘多拉魔盒也会被打开,有学有样地大肆杀戮起来。

其实死亡,对那些已经绝望的官员而言是一种解脱。

让他们活着,苟延残喘的活下去,从云端跌落地面,才更能震慑人心。

大明在海外已经有了诸侯国,正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

“东莞伯,这位凤阳府的前通判,全家就流放到由海国公廖永忠所镇守的虾夷岛北海国吧。”朱标淡淡说道。

这北海国是如今离大明本土最远的诸侯国,但并非离应天府最远的地区。

“殿下,好主意!”方进笑道。

那虾夷岛如此荒凉而偏僻,而且常年温度一直很低,让老百姓自愿移民过去可太不容易了。

“殿下,这北海国是在哪里?”那凤阳前通判疑惑道。

他光顾着捞油水,以权谋利,并未关心朝廷的诸侯国政策。

“倭国北端的虾夷岛。嘿嘿,其实路途不远,离应天府的距离和云南差不多,但海路可比陆路快点多了。不过……”朱标话锋一转,“伱是被流放的,又被贬为庶民,这辈子都留在那里不能再回来了。”

凤阳前通判露出绝望悔恨之色。

……

人要杀,活要干。

第二日,朱标换了一身布衣,王驾直接到了抚河决口的河堤上。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股力量面前,人类是那么的渺小。

河堤上虽然不是海上那种惊涛骇浪,但是依旧暴涨的河水,不断的冲击着脆弱的堤坝,每一次的浪潮都是地动山摇。

百丈宽的决口出,民夫用人力艰难的堆积出基座土山。数百个精壮的汉子,站在土山上用大锤拼命的砸着木板,防止土山的垮塌。

一车车牛马拉来的石头直接被倒在江里,除了泛起阵阵浪花,暂时也看不出什么效果。

决口的河堤上都是人,都是光着膀子的民夫。

他们有的是城里的百姓,有的是乡下的民夫,还有的是灾民里的青壮。远处运送修筑堤坝材料的人群中,还夹杂着许多妇人,老人,孩子。

朱标见到这幅画面,也不禁着这个民族自从有历史记载起,就一直不断和各种水灾做着斗争,即使在后世的新华夏也是如此。

方进问朱标要不要发表演讲什么的。

朱标却是果断拒绝,他是真不喜欢搞这种“浮夸”的表演,何况在这个时代如此做有能什么意义呢。

他只是吩咐了这里一些主管的官员,要尽心尽责,若是能把这次水灾治理好,算是大功一件,将来晋升时可以优先考虑。

太子亲至,杀了一批人,流放了一批人,又给新人一些承诺,这就足够了。

“你想去演讲,你去吧。”朱标对着方进道,“你是父皇封的世袭罔替的伯爵,同样也可以代表朝廷。”

方进想了想,还是婉拒了这个提议。

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太容易置身于风暴中心,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猜忌。

朱标的身后站着徐辉祖,他对这里的灾情也比较关心,毕竟是他的家乡。

“殿下,这里就让臣来负责吧。”

“若是有人偷工减料,当那害群之马,影响灾情救援的话,臣一定不会手软。”

他主动出列说道。

“行,此地就交由你吧。”朱标点头道,随即大手一挥,“你带一些亲军都尉府的侍卫,一起帮着救灾吧。孤这边,也得返回京城和父皇汇报了。”

“臣遵旨!”

很快,一群精壮的汉子脱了衣衫,也投入到救灾之中。

短暂的愣神之后,堤坝上爆发出比潮水汹涌百倍的欢呼声。

虽是封建社会,但如此做也可以拉拢朝廷和民众之间的距离。

好在如今是明初的洪武年间,朱明皇室在老朱的带领下,生活还是挺节俭的,尚在凡尘。

留下徐辉祖,朱标就带着一行人返回了应天府。

凤阳府的官府进行了大清洗,势必要一群新的官员来接班。

……

在重新路过之前的驿站时,陈珪匆匆赶路汇报道:“殿下,之前闹事的那些灾民都认罪了,唯独李文义那贼人王木生不知死活,仍旧带着几百人负隅顽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