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名的说辞,实在难以让人相信,只是对苇名个人的信任别人太听完,换别人说该请出去了。
苇名没有告诉鬼子,有三枪1000米以上的击杀,但碍于是劣势方,距离无法准确测算,具体几枪也没有算准。
三枪两个鬼子少佐大队长、一个炮兵观察员。让苇名不得不下令主要指挥不要为了士气站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指挥,必须在战壕中指挥。
在一次会议上,苇名提出的想法过于激进,属实吓人。
按照苇名的想法,关东军尽数入关,未必失去东九省,即使失去,以汉地十八省完全可以弥补这个问题。
苇名激进的想法,得不到同意,即使他的岳父是上等兵,就是他坐在上等兵的位置上,这事也办不了。
倒是有一个奇怪的共识,必须给晋东纵队“前所未有之打击!”为蝗军雪耻,先后有16、17、21、25、35、36、37、41、108、101、110,十一个师团在晋东手上吃了大亏。这次更是一次被吃掉三个,打废一个。
敌占区都在传晋东是“蝗军狙击手”。就是这谣言,总是越传越离谱,到后面变成了晋东纵队抓的鬼子俘虏都关着,袁潘一天吃一个,一个吃肉、一个吃杂。在鬼子大本营,小孩晚上吵着不睡觉,妈妈会用“袁飞要来了”这种话哄孩子睡觉。
另外一点如此损失,按理来说鬼子是遭不住的,应该收缩空间了。
可鬼子不这么认为,现在太平洋战争虽然已经开始,可正是上风时期,陆军丢这么大一个脸,都丢到大本营了,都成童话了,这不合适吧。
再者,如果让所有抵抗的部队都觉得蝗军不行了,想必抵抗会越来越激烈,一些伪军都会反,跟着自己干的小弟什么货色鬼子还是清楚的。
加上一个大将殒命,鬼子必须给袁飞“一个教训”。
军衔、官职决定认知下限,层级下限,可像苇名这样的人,即使是个普通人,对于战争局势也是最通透的一批人。
而苇名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一舞”了,只有两个选择。
以苇名的能力,只要过了袁飞这关,也许就没有太多阻力了,也许会打到缅甸,在中南半岛建立“印支那救国政府”,打到身毒,把那些英国佬赶回英伦三岛,在从印度进入中亚,和盟友在中东会师。之后在唐奴乌梁海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北上击溃远东方面军。届时,苇名之名会高过第六天魔王!
而苇名现在在鬼子那边的新绰号,是第七天魔王。东条杏梨非常享受这个称呼,甚至都不叫夫君了。
陆军“超新星”,“名古屋活诸葛”之美名不绝于耳。刚刚结束的珊瑚海海战,已经让苇名看到了不好的预兆,战术上,训练精良的鬼子击败了鹰酱,但战略上的毛病,无法弥补。
要么胜,名垂千古!要么败,饮弹自尽!
苇名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我真是受够了每次都只能指挥弱势兵力,甚至要在必成败局的情况下上马!”
当然,苇名不打无准备之战,就像当时能抛出“上位者不利于危墙之下”直接跑到后方遥控一样。
所以!
苇名决定!
先得留个种,做好完全准备。
战役进行得非常顺利,就像正在集结的“苇名军”第三军一样,非常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