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就可能出问题。
...
最后,就是冬天的问题,说到底,鬼子是工业国,生产力强。袁飞未必有那么多棉服支持部队野外过冬。
几乎是通过个人的智慧,强行凑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出来。
...
小鬼子的欧罗巴的盟友,也是十分关注这场战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鬼子要是守不住,让八路现在就把影响力辐射到东北,那很有可能,会有数都数不完的八路军通过那条该死的单线铁路来到欧罗巴参战。
龙德施泰特和博克一起交流了这个事情。
“噢~博克,你怎么看北方的华夏的战役。”
博克:“我很惊叹战役构思的创造力,但是它并不适用于我们。”
龙德施泰特:“我们军方的那几个小家伙,应该不比这个叫苇名的人差吧。”
博克:“但愿如此吧。”
小鬼子想和日耳曼会师,得打到遍地石油的地方,横穿半个大陆。而袁飞这边,只要能上那条单线铁路就行。
从一个侧面说明,华夏地方,最多再打两至三次大仗,就可以提前开始辐射自己的影响力。
就连那个嘴最碎的男人,叼着玉米烟斗的麦克阿色都评论道。
“如果处在包围圈中的人是我,我会毫不犹豫的投降,因为我只是一个想让我的士兵过圣诞节的仁慈指挥官。
到底是在战俘营过节,还是在天堂过节。
我完全分得清。”
而这一场在华北平原北部的战役,也算是最难的关卡,过了这一关,只需要扼守山海关和黄、渤海,慢慢发展。
只要动员2%的人口,就不是鬼子扛得住的了。
一封电报也连夜发到了石家庄。毕竟电话只通到太原。
“袁潘、并告xx、晋察冀、冀鲁豫:
前所未有之危机,亦是前所未有的机会,袁潘之四纵、五纵北上之说,认为不妥,四纵即可,豫地亦需要主力兵团坐镇。
如若仍觉得兵力不足,可以考虑在鲁西北以一兵团独立3支队为骨架,组建新的大纵队。
局势之说,虽危机重重,但只要能坚持一至两个月,陈二兵团运动至燕山北侧之时,自然解脱,亦或以一兵团主力寻找战机,仍是可行。”
袁飞看了之后,不由会心一笑,到底是高人呐,优势之时,就预见到了危机。而现在危机重重之时,却发现暗藏生机。
另外,独3支队如果能就地扩军,那么在战场外围,袁飞就有了四纵和这个马上组建的“六纵”两个机动兵团。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机动兵力再手,总有歼敌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