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李云龙四纵主力赶到了包围圈外部分散了压力,或许第五师团还可以以30%左右的战损,带着优势离开。
李云龙处,随着一场坦克决战的全面胜利,兵员上又极度充足,影响力很快就辐射了整个南线。
...
这一场纯粹的坦克决战,是901重坦克营,对决隶属第五师团的战车第5联队。
901重坦克营,累计41辆坦克,20辆42式“功臣”重坦,19辆97改,1辆42式“战士”自行防空炮,1辆42式“英雄”防空炮。(改名了,之前那个“狂飙”不好听。)
第五联队,总数达到62辆,10辆1式自行火炮,52辆97中型改坦克。
鬼子的主力,毫无疑问是这个自行火炮,冀中一战,就是这个东西给张大彪上了一课。
900多米外轻松击穿97改的正面装甲。105mm的口径,比41吨的42式“功臣”重型坦克口径还要大。
可打起来问题就不一样了,这可是88炮啊,2000米外“点名”t34的火炮。
即使这里的坦克驾驶员,多是新兵,有些甚至是刚加入军工厂几个月的测试员,但是武器差距摆在这里。
75mm的正面装甲,鬼子的97改47mm主炮无法击穿,只能到一百米内打侧后装甲。
一式自行火炮,想要击穿这样的装甲,也需要进入到400米的距离内。
而就是这段前进距离,成了901种坦克营的第一个训练场。
那些朝着这边狂奔的鬼子坦克,就像铺面而来的军功章。
2300米!点名97改。
1850米!点名一式自行火炮。
仅仅一个回合,鬼子的战车联队就决定转入森林、或者复杂地形作战。
而这个战车联队,本身是想以97改掩护一式自行火炮发挥,解决掉那些在行军途中盖满篷布的坦克之后。
支援主战场。
现在他们哪也去不了。
编号901-300的42式“功臣”重坦,以14辆的战绩傲局首位,而300就代表他是三连的第一辆车,连长就在这里。
只是几个小时的交锋之后,双方以35-4的战绩进入残局。李云龙强硬要求只要8辆“功臣”坦克寻找残敌,其余坦克支援步兵。
迅速投入各个战场。短短一天半,南线大部分战场都出现了脖子上用绳子挂着几条干鱼的四纵“人海”。
...
这时候,北面的10、33师团也不可能不给予支持,同样调集优势兵力攻击北方的一纵。
能给一纵提供支援的只有炮纵,其他部队都在各处,三纵那边虽然都是杂牌,但是鬼子人多。
炮纵司令黑藤长征仿佛又回到了在学校里被【藤江慧辅】罚站的日子。
北方的鬼子,手里有一开始就为决战准备的力量,400多门重炮的炮兵集群,200多辆坦克的战车联队。
狂风:我能怎么办?死守雄县大平原就是白白损命。
袁飞下令,让一纵在白洋淀打游击 拖住敌人。
结果白洋淀也被鬼子抢了。
好在袁飞下令后撤,等南面建议优势再找机会。
狂风脸都黑了好几天了,下面的指战员也是一个个的憋了一股子气。
而鬼子显然不想给这样的机会,一路穷追猛打。一纵一退再退,整个包围圈备压缩到不到2000平方公里,再少一半,就极其危险。
南线的劣势逐渐变小,又有两个大纵队在外围支援,当下的思路也是优先考虑“南线”解局。
袁飞下令沈泉三纵在侧翼寻找战机,以部分兵力攻击,扩大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