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指挥系统,纵队司令带头让出厚冬装给一线部队,一时间到真搞出点气势出来。
至于炮纵,那是袁飞的家底,亏谁也不能亏了他们,他们冬装配给顺位比司令部都高。只不过雪太大了,车子开不出去。
就这一个炮纵,如果一方军阀,已经可以领个一级上将的名号了,毕竟除去嫡系,能领到这鸟号的就先进兵种多的,比如老阎10个炮团,老冯骑兵多,小张呢,空军和整体体量都说得过去。
现在雪停了,也能动起来了。
动作也是浩浩荡荡,一出关就吸引了大量的目光。
背后还有个人一小时一研究。给9纵的命令,同样是试探性攻击。
这个词汇的真实意义已经被传成“大概就是那么个方向,你看着打就行。”
而且已经不提救援了,事实。
高岛现在手上的人,围得起来,但确实啃不动孔捷了,之前突然聚力的三面夹击没有让孔捷伤筋动骨,就是放了点血,就已经没有机会了。
孔捷那可还有三个重坦克营,这哥仨集群冲击,再牢固的包围圈都得被捅个口子。
但是呢,孔捷他不跑,他就一直加固阵地,显然已经深刻理解“试探性”这个词汇的真正意思。
加上之前被算计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这会估计琢磨着“中心开花”呢。
这种战斗,孔捷已经被压缩到很小的区域了,攻坚最为关键的力量,是炮兵。
但那场大雪让鬼子需要牵引的大炮基本滞留在半路,能带来的口径太小,根本不敢炮战。
但孔捷那仨坦克营是履带的,本身通过率就高,偶尔抛锚几台也没那么严重。
综合各方情况之后,高岛米津雄下令放出塔山,退守锦州。
第一次锦州之战,于1月4日下午3时许结束,耗时7天零8小时。
以锦州司令官小林战死,孔捷退走告终,战后统计,孔捷部减员9000余人,鬼子死伤在左右。
但为高岛积累了名声,也给孔捷带来了耻辱。
之所以区分第一次与第二次,是因为八路的参战队伍几乎完全换了一茬。
对决力量变成了9纵5步1炮(团),后续补充2步1炮,合计10个团。加上扣下的三个重坦克营,还有炮纵主力,南满游击总队,热河挺进支队。
累计兵力7w4千人。
鬼子一方,在“大胜”之后,似乎看到希望一般,已经下定决心要守住锦州,最起码能保留谈判资本。
也在锦州加了注,将原有守军变成3个支队,个有7000余人,两个支援的师团直接划入,另补充了两个战车联队、6个炮大队。
陆上兵力已经达到6.5w。
同时,关东军第三飞行集团将全力支援作战。
并没有耽误太久,战斗在第一次锦州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月七号正式开始。
但司令部里已经没有袁飞的身影,变成了潘磊主导,这小子来也是有好处的,虽然指挥能力差了点,但是用人不疑,没有搞出什么大乌龙。
至于袁飞,他在哪只有还在和他通电报西北方向的上司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