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堑壕中依次走过,战士们趴在冰冷的泥土上,隔着七八米就有3-4个人聚在一起取暖,更多的人躺在横挖半米进深的小洞里休息。
人员并不密集,但是火力十分充足,李云龙拍了拍新兵的肩膀。
“诶诶,那个是咱师长吧?”
“不知道了吧,这是老规矩了,每次打仗前,咱师长都要来最前线看一圈,就告诉我们啊,他和我们在一起。”
再往前,就是削出来的绝壁,最低也有7-8米。
一架梯子上不去,得两架才行,无疑让防守更加容易,山底下特意浇了冷水,现在都已经结冰,稍不留神就会滑倒。
这里布置了李云龙A师的3个团,李云龙走完了三分之二,在最后一个团这里他停了下来。
这是对抗的最前线,这个团是出了名的硬,当年在4纵就是主力部队,尤其是擅长攻坚,以敢打敢拼着称。
战功那是头一等,处分也是遥遥领先,打急眼的时候搞出来过“主官冲锋队”、“政工突击排”这种事。
不是噱头,真是副官全部临时当正,团长带一队,政委带一队,使用祖传“钳形攻势”发起攻坚战的。
虽说一直没有摘下最耀眼的战功,但是实际战绩,这个团是最好看的。
李云龙也有些羡慕,这个团的团长政委吵架从来不为别的原因,就是争谁去杀上一通。作风之彪悍,让袁飞都不敢书面嘉奖,最多奖几挺重机枪。
“袖子上写的什么东西。谁让写的?”
这字啊...有时候还真认不全。
“师长,是我让写的。”A师暂1旅新2团的团长回道。
“写的是,打虎。”
“打呼?”
“对,都是我们团里自愿报名的尖兵,写上这两个字,子弹随便打,馒头随便吃,就是文工队的伙食都得让路,但是每战都必须冲锋在前。”
李云龙:“噢噢,打虎团,有意思!你啊,总是能给我整些新花样出来!”
“是!团长,我们团一定不丢任何一块阵地。”
“打退了鬼子,我给你们发罐头!”
此时,一位晋绥军团长,突然觉得失去了什么,好像活在了别人的阴影里。
不过说起来,还是羡慕云龙兄啊,年纪轻轻,就指挥数万人作战,早知道上回就上他那去当个副团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