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手艺人吃饭的时候,只有熙风陪师傅们上桌吃饭,剩下的人都是等师傅们吃完之后,就着碗里的残羹剩汁就饭下肚。
熙风没有请小工,所有的杂活累活全部由自己的家人承包。
从土坯的转运到砖块的递送,泥浆的搅和,全由自己包办,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只能请熙水和熙火来帮忙。
好在他们两人做房子的时候,熙风也帮了他们不少,他们像还情一样,有时候主动来问要不要帮忙。
主墙体快做到一半的时候,熙风想,应该是解决树木问题的时候了。
当初他从高岭山搬下来的时候,带了二十多根杉树下来,但是远远不够。
这栋房子最少也要一百根树木。
熙风想起当年给熙水和熙火到高岭山偷树的情景,找他们两人如法炮制。
但是熙水和熙火两人却以麦谷不可靠为由推辞不肯前去。
眼看着主墙体完工了,树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果不及时装好楼树盖好瓦,等下了大雨,对墙体就很不好了。
熙风没法,只得多方打听,打听到七首乡有杉树卖。
他带着渌云和深田拉着大板车走过五、六十里路到七首的街圩,再问到卖杉树的村子,又一路走一路问才到了一个叫二首的村子。
熙风几人走了二十几趟才算把要用的木材买了运回家里。
深田虽然会一点木匠活,但是做工太慢,熙风又不得不请了外村的一个手艺好的木匠师傅,打制窗户、门板等一应要用的木制品,又裁好楼板。
房子圆墙之后,楼树、瓦椽等都差不多装好。
这时候,熙风算算手里的钱,估计是不够,没办法,看来只有去找周立人。
恰在这时候,出了一批棉花换成钱,填补了钱数短缺的窘迫。
熙风买了瓦盖上,然后钉好楼板,房子基本上建好,还剩下一些不需要技术的零星工程全部由自己包圆,自己去完成。
这座房子的样式跟现在住的类似,但是又不一样。
这座新房要大出一间廊房的位置。
房子外墙有四扇门,前门、后门及左右两边各一扇的耳门。
房子总共有两个灶下,四间房间。
并且在房子右边用石块、青砖和土坯围了矮墙作为院子。
房子中间一路是前厅和后厅,前后厅中间隔着一个木屏。
左右两边第一间是与前厅连在一起的没做隔墙的廊房,用来做灶下。
左右两边廊房的后面分别是两个房间,靠前的一个,房门设置在灶下这边,靠后的一个,房门设置在后厅。
熙风和渌云又带着孩子们花了很多心力将屋子里的地面积平,然后打紧夯实,再积平再打紧夯实,总算把地面弄得平整硬实。
开春后,村里要开始犁田播种,熙风他们早已经将打好的土坯全部搬到了新房基边上。
等房子建好后,熙风搬了一百多块土坯搬到右边的灶下垒了一个灶台。
还剩一百来块土坯,全部码好放在房子外面靠左的屋檐下。
冬天时节,熙风的新房才算全部建成完工。
说来简单,但其实倾注了熙风和渌云太多的心血。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做房子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虽然花光了积蓄,但是自己辛苦建成后的欣慰与自豪是无可替代的。
这天,熙风和渌云到新房子里面去打扫卫生。
庸田早早的到书院,却又在书院“犯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