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表答应用孙坚的尸体换回黄祖,并同意了桓阶的请求,让孙策安全退走。
孙策换回了父亲的尸体后,直接带兵回南阳去见袁术,并哭诉自己父亲战死的经过。
袁术听说孙坚战死,他当即大惊失色,袁术知道这一次他在南阳是待不住,于是开始向豫州和兖州迁移。
要知道此时,刘表已经不能够容忍袁术继续待在南阳了,他当即立断切断了袁术的粮草供应。
这样一来袁术不走也不行了,再待下去,袁术很有可能会被刘表给消灭了,袁术无奈只好向兖州逃去。
荆州的大战刚落下帷幕,长安城中,又出现巨大的变化。
却原来自从董卓逃到长安以后,他变得更加荒淫无度,开始追求个人的享受。
董卓自奉为“尚父”,出入都使用天子的仪仗。
同时董卓又封其弟董晃为左将军、鄠侯,封前侄子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
可以说董卓将自己的家人全部封赏了一遍,凡是董氏宗族的人,不问长幼,皆封为列侯。
董卓先是在长安城外百十里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叫做郿坞的城堡,然后又将大量的财宝、粮草运送到郿坞。
董卓还把宫中的美女也送到郿坞,他经常在躲在郿坞中享受,不理会朝堂的事情。
董卓的谋主李儒经常规劝董卓,但是董卓却觉得他对长安已经能够完全掌控,所以根本就不听李儒的建议。
与此同时董卓也越发的残暴,经常无缘无故就对朝廷的重臣下杀手,这样一来搞得朝廷中的众臣人人自危。
可是此时的天子却没有一点实权,朝堂的百官也都起了除掉董卓的心思。
这其中也有大臣用计暗杀董卓,但是那些刺客全部被董卓的义子吕布击杀。
一时间朝中的众臣都隐藏了杀死董卓的心思,这其中就有备受董卓重视的司徒王允!
却原来王允也是一个心怀汉室的人,他平日里对董卓百般奉承,都是为了除掉董卓。
只可惜董卓在长安的势力太大,王允寻找良久也没有找到除掉董卓的时机。
这一日,王允秘密与杨彪等人如何商议除掉董卓,众人商议良久却得出结论,吕布不除,董卓不死!
可是吕布的战力大家都清楚,除了公孙续外,天下间没有人是吕布的对手。
“要不然,我们不如去联系公孙续,只要公孙续的大军能够进入函谷关,则董卓必亡!”
这时太尉杨彪建议道。
“此计可行!”
王允当即眼睛一亮,他急忙对杨彪点头道。
“此事不能太急迫,还需要请陛下下一道御诏,才能调动公孙续前来勤王!”
杨彪将目光看向侍中杨琦道。
“此事不难,我经常陪伴与陛下身旁,偷偷带出来这一道诏书易如反掌!”
杨琦当即点头同意了杨彪的计划。
如今最难的是如何让公孙续的大军顺利通过函谷关,要知道函谷关的守将可是段煨,此人是西凉的武将出身,对董卓极为忠诚!“
杨彪此时却皱起眉头,显然他也没有了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