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水流逝,岁月如梭,很快两年过去了。
权利的交接非常顺利,有项羡之和越子苓的帮助,欢颜很快就掌握了帝王的权柄。如今的她,再也不是人人口中年幼弱小的小皇帝了,无论是谁,都必须臣服于她。
当然,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自作聪明的人,到处搅风搅雨,可欢颜全然不惧,直接镇压,不少大臣被罚被贬,个别官员甚至被送到午市执行死刑,大燕内部的沉疴又一次消除殆尽。
如今的大燕,帝王锐意进取,又有能臣辅助,竟显出了几分盛世的模样。
明宫。
欢颜正在批阅奏折,项羡之坐在她身边,时不时出声提醒。
两人合作默契,亲密十足。
突然,有禁卫进来禀告:“陛下,北方传来新的情报!”
欢颜立马站起来接过这封信,打开一看,随即大笑。
“好啊!不愧是小白,传旨下去,封安武大将军之子宁白为威远侯,赐部邑、金服等。”
随即把信件递给好奇的项羡之。
项羡之不用看也知道应该是北方大胜了,不然欢颜也不会如此喜笑颜开。可当他看见上面写到宁白攻入北戎圣城,俘虏北戎皇室后,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他感叹道:“不愧是安武大将军的儿子,还真是家学渊源啊!”
欢颜点点头,表示非常赞同。
一年前,边城大乱,蓟州知府叛国投靠了北戎,直接打开城门导致北方一大片县城沦陷。
当时消息传到京城后,群臣喧哗,众人议论纷纷,竟为了是否要打仗争论不休。
当时欢颜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幸好还是有拎得清的人在,有了项羡之和越子苓的支持,她一意孤行,压下了保守派的想法,直接派安武大将军宁见山北上收复失地。
原本前期的一切都很顺利,宁见山无愧大将军的名号,把北戎打得落花流水,一举振奋了人心。
就连当初反对打仗的大臣们,也开始转变姿态,纷纷倒戈支持北伐。
可就在这时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宁见山被敌军围攻,受伤发病了,如今正危在旦夕。
他身边的副官当机立断,直接封锁了消息,然后动用快马让人回京禀告,请求陛下指示。
可想而知,欢颜收到信件后多么惊慌。
边城本就离京都有些距离,这么一来一回,要是被北戎猜出来就不好了。
果然,还不待京城那边定下前去接应的人,北戎就从些许小事中猜出了什么,加大了攻势,隐隐有包围边城的意思。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本是跟着父亲外出见识的宁白挺身而出。
他是大将军的幼子,自然在宁家军中有天然的号召力,更别提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大部分军士都对他很服气。
在这般情形下,宁白主动进攻,以小股兵力围打,主要起一个虚实结合,拖延等待救援的作用。
他本来就是在宁见山的教导下长大的,二者在用兵方面有些相似,这自然吓住了北戎人,他们还以为消息有误,只好一退再退。
等北戎那边反应过来有诈的时候,京城的救援已经到了,他们只好不甘心地再次撤退。
宁白一战成名,欢颜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立刻为他加官进爵,然后就想召他先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