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造势后,全都盯着玉米和红薯。
楼月凌和秦临在众人瞩目下,小心谨慎的将玉米掰掉,放到守灵人准备好的托盘上。
而后,他们迅速的将玉米杆用手从土里拽出来。
楼月凌看了看玉米杆,突然想起了自己跟着父母回老家看到的事情。
【我记得在乡下老家,玉米杆切碎冬天可以用来喂牛。】
楼月凌她们家祖籍也是农村的,但逃难来到奶奶身份不简单,
改革开放后,奶奶拿出地契,整整十套,四合院,小洋房,筒子楼,总之这十张地契价值大的很。
因为奶奶逃荒来,加上家人被迫害,家人们四分五散,这些地契还是太姥姥塞得。
总之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下,奶奶身体不好,只有爸爸一个孩子。
她的爸爸也比较争气考上了大学,和她妈妈也是在大学中认识的。
她们家人丁单薄,东西都是给了爸爸,将将搬来大城市中,没有工作,爸爸还要上学,
他们将多余的房子租了出去,
筒子楼这种住的都是些鱼龙混杂之人,收回房子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所以她爸爸将筒子楼卖了出去,而后又买了一些房用来出租,靠着这些租金,过的也挺滋润。
她的爸爸,妈妈没有多大的野心,毕业后结婚,分配工作,安安稳稳的过生活。
不过她爸爸还是有那么一些运气,房气的,他买的房全部被拆迁,一部分赔房,一部分赔钱,
而后用拆迁款又买了一些房子,没过多久又被拆迁了,所以房子零零散散的得到了好多。
可惜,楼月凌没有继承她爸爸这么个运气了。
不过她不能做拆迁户,倒是可以做那个拆迁的人。
言归正传,玉米的事还早,季节不对,工具不够,也没办法,先不说,现在开始了今天的的正事,挖红薯。
到底是有身份的撅着屁股挖不雅,他们跪坐在花盆两侧,拿着铲子一点点的讲红薯铲出来。
楼月凌有一把子力气,秦临有内力武功,挖个红薯而已,不费什么事,很快红薯被挖了出来。
一株红薯苗上密密麻麻的结了二十多个,大小不一,但是个都不小,
最大的有大腿粗,好似打了膨胀剂,虽然确实加料了,最小的成人脚那么大。
就这一株苗目测也有七八十斤。
秦临派人去测量,总共85斤,十分夸张的斤数。
众人哗然,心里震惊的不行,一株85斤,总共万株苗,这……
楼月凌心里也十分震惊,这样算来亩产几十万斤,因为系统出品的苗和这株大差不差,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
只是……楼月凌看了看那些已经被洗好端端正正的供奉在那里的红薯。
【虽然很震惊,但这也是系统出品的应有的排面,不过这味道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这完全是为了产量牺牲味道。】
秦临听到这斤数也愣在哪里,再也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满脸喜意,肉眼可见,即使味道不怎么好,有这产量也值了。
族长激动的跪了下来,直道祖宗保佑,神明保佑,其他大臣们也激动的跪了下来,口中喃喃道诸位感谢先皇保佑,神明保佑。
秦临同样也跪下感谢先祖们,感谢不知名的神明。
楼月凌心里有些无语,偷偷地翻了个白眼,当然有她这个先例在,她对未知的力量也……
不对,她忽然转过弯,她是因为系统,跟神明没关系,
不管是为了造势,还是为了什么,她为了不那么另类,看到秦临跪下,犹豫了一会儿,也跪了下来。
感谢完先祖们和神明,祭告完,他们也要离开了。
红薯的产量着实太大,就是再纨绔无用之人都能知道红薯的好处以及对秦国的重要作用。
这红薯事关重大,如今可就秦国独有,为了避免有些人狗急跳墙,舍不得秦国这颗摇钱树,故意毁了红薯种粮。
红薯收割并没有移栽红薯苗时的声势浩大,秦临派人偷偷的将红薯收割,结果也不出所料两亩地,每个苗全部成活,且结的果实各个果大量多,将近百万斤的粮食产量。
简直就是奇迹,震惊所有知情的人,对红薯的保护上升到了保护国库的的程度。
秦临得到这个消息久久不能语,他直道系统给的东西非常好,却没想到竟然好成这样,简直难以想象。
他抱着楼月凌,心里十分感激不知道该怎么做,私库已经给了她,国库不能动,也不知道能为她做什么,对她的事越发上心,她随口说的抱怨的他都记在心上。
秦临命人给楼月凌建了一座玻璃花房,百忙之中还能抽空亲手给她雕刻玉簪,玉佩,吃穿用度和他相当,还不时的询问一下,生怕宫人怠慢,而心大的她没有感受到,也不在意。
还有那化妆品,秦临也下旨还给了她,也像与地方官府合作一般,楼月凌利润占大头。
而百官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如今真正见到,得了好处,越发肯定她的价值,秦国的瑰宝,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