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事情告一段落,楼月凌将所有的事情计划好已经安排下去,如今将重心放在暖阳阁上。
古代教育难以普及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只是统治者刻意愚民加强统治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钱财原因。
书籍虽也是重要原因,但封建帝王为加强统治打压世族重视扶持寒门庶族,自科举制度被诞生起一直被沿用,有关科举的书籍知识流传到民间,寒门庶族可以购买。
所以归根究底还是生产力不行。
而秦国虽然大力发展商业,但因为粮食的原因一直被国外剥削,节俭之风盛行,上行下效,本国的商业经济并未发展起来。
如今粮食问题解决了的秦国的商业才真正开始发展。
换句话说,秦国还处于创业时期,原始资本积累并不能支撑的起免费的全民教育,即使楼月凌和秦临不畏惧世族能够普及教育,
但建设书院,印刷书籍,请夫子等需要花费大量银子,国库支撑不起,也不可能一直薅富人的羊毛,
所以免费普及教育现在不可能,最多只能束修便宜一点,但一个学子学习不可能只在束修上花钱,笔墨纸砚,课外书籍,衣物,膳食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银子,且数量可观。
寒门举家之力尚可,平民百姓却无力承担,现实的冲击下为了全家人的生存,贫民一般不会花费在读书上,他们不是不知道读书好,可是他们却不能。
现代都有贫困的上不起学需要资助的孩子更何况这里。楼月凌做不到也不可能一直资助他们。
因此在普及教育前她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资助不行,可以让他们半工半读。
暖阳阁暖的不只是孤儿也是那些贫困的孩子,楼月凌在做暖阳阁计划的时候早已考虑到了。
从古至今,知识的价格价值都是宝贵的。
身处皇室她也必须要为秦国皇室统治考虑,也要维护中央统治地位。
楼月凌想要从官报开始开启暖阳阁的第一个商业计划。
报纸秦国从未有过,她也并未打算将报纸行业垄断。
官报打算分四大板块,政令,律法,娱乐,文章欣赏。
虽然是官报但也是要别人掏钱买,新的东西想让人掏钱买需要个噱头和保障。
她打算从文章欣赏上下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封官拜爵谁人不想,古代引领潮流的绝对是皇室和高官。
皇帝更是万众瞩目所在,一言一行无不追捧。
所以,她打算让秦临给她写一篇文章谈谈他对人才的需求。
求人得有求人的态度,楼月凌打算找秦临约会,如今夏季荷花开的正好,秦临自从回来后一直勤于政务,她也一直忙碌,也正好借此机会放松一下顺便培养一下感情。
楼月凌来到御书房,秦临仍在忙忙碌碌全神贯注的埋在奏章中批改。身边桌子上堆满奏折,她看着都很累。
不过感觉到楼月凌来了,他还是停下了笔看向她看了看她身后,没有什么东西,有些好奇。
毕竟她每次来都会带一些新奇的东西分享给他,无事基本不来的,他回来后一股脑的将所有政务权利全给他了,她说她不爱处理这些政务,累了这么久了要边搞事业边享受生活,现在不知道有什么事。
“凌儿,你来了,有什么事。”
“陛下。”楼月凌欢快的走到秦临身边。
“我没事就不能来找陛下了吗?”
秦临向侧边坐过去一些,拉着楼月凌让她坐下,让她靠在他的身亲。
“当然不,凌儿可以随时来找我。”
楼月凌听的十分高兴,扫了一眼他批的那些奏折,在她监国的时候也是要处理政务的,她也知道秦临的习惯,放在最近处的一摞是非常重要的,放在远处的是不太重要的。
她看到那些不是非要立马批改的奏折也就放心了,拉过秦临的衣袖把玩
“陛下,今天我听说郊外荷塘的荷花开的正好,特来邀请陛下同去赏荷。”
“我知陛下勤于政务,可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今天休沐,陛下也该放松放松了。”
“陛下,陪我去好不好呀~”
现在天色还早,奏折他也批改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点回来再批改也不吃,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政务,他自然愿意陪楼月凌。
“好。”
楼月凌和秦临换了个比较朴素的衣服,并没有带多少人的出去了。
京城郊外的荷塘非常的大,是在原本的荷塘上又新扩建的,加大了非常多,千亩荷塘不过如此。
荷塘上的船只十分的多,打眼望去荷塘上一个个小点点缀在其上,好似与山脉交融又好似穿过亦或者是拐过山脉。
楼月凌以前看过这里的地图,知道这里的荷塘最深处延伸到了山谷中。
她在要去荷塘的时候也早都看过了,荷花延伸到山谷的地方人很少,他们来赏荷花的并不是纯粹的赏荷,邀请几位友人聚会,其实更多的是地位高的邀请许多人来参加宴会,联络感情和打探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