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等此番前来还有要事禀告。”
秦临听到后表情凝重,放开了马。
“快说。”
“陛下,草民等各处游走,学的了几分本领,观测天象,发现温度居高不下,恐有灾害,冬季寒冷不够,降雪量难测,土壤中的虫卵无法冻死,怕是来年易发生干旱,蝗灾。”
秦临拧紧眉头,脸色难看,楼月凌也一脸担忧,努力想解决办法,其他听到的人也一脸惊恐的跪下。
楼月凌身边人的能力他们都有几分了解,这必定是要发生的,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蝗灾但是也有所了解,更何况他们经历过饥荒。
如今秦国好不容易变得好了,可是雪灾过后又是水灾如今还要干旱,蝗灾,简直是看不得他们好。
他们也终于理解了为何会有神女降临,是为了协助我们度过这接连不断的灾难。
秦临看向楼月凌不知有什么办法解决,不能解决,能降低损失也好。
楼月凌神色凝重,“陛下,我有方法,可是只能降低损失,不能保证一定会解决。”
秦临拉着楼月凌的手,“辛苦凌儿了。”
“无事,我现在就去。”
然后看向楼远,楼腾,“你们先去休息吧。”
楼月凌没多说什么,径直去了书房,秦临也紧跟其后。
回到书房后,她从系统中取出各种防治干旱和蝗虫的办法的书籍。
秦临也在一起查找目前最适合秦国,且秦国能够应用的好办法。
解决方法不能只是笼统的说如何解决,要细致的写出如何解决,每一步又牵扯到大量其他的知识。
而且还要想若是没有彻底解决发生了灾害如何减少损失,如何进行救灾。
楼月凌和秦临努力查找各种资料,除了吃饭和必要的生物循环需求,他们一直在书房中争分夺秒的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直到第二天临近中午他们终于查找完毕,将找寻的办法条理清晰,一笔一划的写在纸上,他们找到了不同的解决,补救办法。
早朝也被秦临给推了,大臣白白的盛装等待,结果直等到了赵公公说推迟早朝,但也没有大臣敢置喙什么。
楼月凌和秦临并未刻意瞒着,秦国将要出现旱灾,出现蝗灾他们也有所耳闻,有些经历过,有些没有,但都知道干旱和蝗灾的厉害,一个不慎会引起民不聊生,国家动荡。
他们都忧心忡忡的无心睡觉,早早便去上朝,想要讨论这事,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不然也不会如此的担心。
他们知道陛下和皇后娘娘熬了一晚上去探讨解决方法,哪能因为推迟早朝的事情去不满,更不敢弹劾皇后娘娘。
秦国经历过雪灾,之后的水灾但损失都不大,不仅没有影响秦国且秦国还能繁荣发展,秦国也能越来越强大。
秦国不是没有出现过雪灾,水灾但没有哪一次能如同这一次一般完美的解决,且看其他国家的繁荣下埋藏的满目疮痍。
他们可没脸眛了皇后娘娘的功劳,也没脸不承认,如今他们也只能指望皇后娘娘能给他们指点,让秦国不至于繁荣中断,再一次落入谷底。
他们可不敢找皇后娘娘晦气,引起众怒,做秦国的罪人。
原本早朝并没有那么频繁,只是秦国情况不好,秦临勤于政务,秦临直接带着朝臣卷起来了。
如今推脱了也没事。
当然早朝推了,那些大臣也无心睡觉,虽然不知道陛下和皇后娘娘找到什么好办法,但他们知道必定要施工,要银子。
大臣们回到官署也做起了安排,争取在陛下和皇后娘娘想到好办法时能快速的实施下去,以免误了时机。
楼月凌和秦临写好计划后,能稍微放松一下心神,时间不早了,再开朝会难免兴师动众,虽然说计划书的分量足够,但是会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下令让能一部分官员先准备着。
等到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再细细安排。
解决的方法古往今来实践了千千万,秦国目前时间还充足,还能同时进行。
秦临下达完命令后,看到楼月凌盯着总计划发呆,皱着眉头,满是愁容。
他上前揉了揉楼月凌的头,
“乖,凌儿,我们已经尽我们最大的能耐去做了,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秦国,秦国百姓,天灾难以解决,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及的,别担心。”
“你也辛苦了,我们用些午膳,你好好休息一下。养好身体,秦国需要你,我也需要你。”
楼月凌害羞的嗔了他一眼,“阿临,什么时候你也会油嘴滑舌了。”
秦临一脸真诚,“我说的都是心里话。”
楼月凌笑了笑,而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我并非担心秦国,我相信凝聚几代人鲜血与汗水的实践方法,秦国定能好好的渡过此次难关。”
她停顿了一下抿了抿唇道:“我只是担心,旱灾和蝗灾怕是不会只是我们秦国。”
秦临顿了一下,颔首,同意楼月凌的说法。
“凌儿说的对。”
“所以,我们要告知其他国家吗?”
秦临犹豫了一下,他知道楼月凌的意思不仅仅只是告知将要发生旱灾和蝗灾,定也要告知解决方法。
他斟酌了一下心里有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