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张显将木盒子打开。
西陵皇同样也被吸引住了,大赞。
他拿了一个白玉瓷杯,另一个也很喜欢,但是他还是将它留给张显了。
知音杯也不错,未来也可成为一君臣美谈。
“陛下,虽然秦国有些市侩,但毕竟是生活所迫,一时间难以改变。”
“秦国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西陵国,到底是好意,还帮了陛下一个大忙。”
“陛下可否再考虑一下。”
西陵皇新得了一个称心的宝物,对秦国也不那么抵触了,自然同意了。
“好。”
君臣在一起难得没有谈歌舞音乐,观赏白玉瓷杯,赞美白玉瓷杯。
张显意气风发的离开皇宫,还带了许多宝贝。
张显回去后派人送去口信,并且带去大量金银珠宝。
鸿胪卿知道稳了,他们早已见过他们的财大气粗,这些金银珠宝他们也接受了,然后合计一下交给楼月凌。
这一次的觐见格外的顺利。
大臣们在皇帝的带领下开始认真的讨论西陵国旱灾和蝗灾的事情。
同样,鸿胪卿提出要在西陵国出售有关旱灾和蝗灾近期的官报,杂志等也被应允了。
在秦国派人来西陵国交接后,秦国的文化产业算是真的入驻西陵国。
鸿胪卿他们也要开始出使下一个国家。
西陵国周边的小国基本都是附属于西陵国的。
而干旱和蝗灾他们是最怕的,西陵国不动,他们也不敢,
只敢悄悄的去秦国,偷偷的大量的去秦国购买报纸和册子。
现今,西陵国动了,周围的小国更是行动迅速。
他们也不用特意出使,只用将其他大国说服就行。
***
“报!”
楼月凌已经将任务分发下去了,但是她每天事情也很多,并没有清闲下来。
为了商议方便她搬离了凌月宫去了离秦临居住的宫殿。
当然,并非是秦临的寝宫,秦临好歹一代皇帝,住的地方怎么可能只有一间房。
楼月凌每天都和秦临一起办公,有些事情可以直接商议。
她现在最多的还是利用地图进行查探进程,安排事务。
忽然他们听到了急报。
“禀告陛下,皇后娘娘,北地的粮食手收获已经统计好了。”
秦临快步上前拿过奏折,被奏折上的数字震撼了一下,心情十分激动,脸上带着笑意。
楼月凌来到他的身边,秦临眼眸含笑,有些骄傲,自豪的将奏折递给她。
楼月凌知道是好事,带着笑意的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有些惊讶,又有些理所应当。
红薯总产千千万石,玉米虽少了千万石,但也足够多,且玉米作为主粮更易保存。
小麦,大豆等也产量颇多。
北地除了原本水灾迁移的,还有一些得到消息的普通百姓也陆陆续续的迁移过来。
还有一些经商时从别国带来的大量流民也分一部分安置在这里。
还有强健的游牧民族放牧到了也趁着空闲时开垦荒地,种田赚取银子。
大约是吃过苦的才更努力,他们身处最底层,颠沛流离过,他们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安稳,善意,干活一个个都很努力。
总之劳动力多,大家肯干,靠近北部游牧民族,有粮有肉,身体强健,力气足。
北部的一亩亩良田被迅速开垦出来,接连不断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际。
这一年秦国各地声势浩荡的大修粮仓,这一年秦国的粮仓被堆积的满满的,这一年修粮仓的工程断断续续从未停止。
看到这份丰收的奏折,他们心里都高兴无法言说,身上,心理上的负担减少了许多。
他们好似吸了仙气一般,精神抖擞,十分有效率的将政事处理完了。
饶有情趣的在花前月下轻酌几杯。
***
“砰!”
韩让神情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
“虚伪,恶心至极!”
“简直就是寄生虫!”
……
秦国使团们七嘴八舌的骂着。
鸿胪卿脸色也很难看,他虽然没有参与,但是放任了这些小年轻们的义愤填膺。
鸿胪寺出身的应该冷静沉稳,举止优雅,言之有理,言之优雅。
但在没人的时候还是可以私下随意一些。
有些事情,有些人必须要狠狠用脏话骂,他们不配婉转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