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
姜维定定地打量那两名年青的小将,一时接不上话来。
就见左边的小将迈前一步,眼神如炬,恭敬道:“姜将军,我是王赟!想追随将军你,还请将军收留!”
右边的小将则斯斯文文道:“姜将军,我是杨怀,也想替将军效力,请将军莫要嫌弃!”
言罢,杨怀,右边的小将规规矩矩行个大礼。
直把姜维看得目瞪口呆。
“梁绪将军,这是……”
姜维愣愣地望向梁绪,心想:不会罢?不会罢?莫非是传说中的……果不其然,便听梁绪说:
“姜将军,不久以后你带兵出征,没有一、两个副将从中辅助,不但是我,连我的弟弟阿虔亦没法放心……除非将军带上我兄弟二人,否则便带这两人罢!也好让我兄弟二人安心作战杀敌——
将军,这两人皆是敬畏于你,佩服将军你的才能,想归于你的麾下!
你打算如何决定?”
后面一句话,梁绪问得认认真真。
直令姜维侧过脸来,受宠若惊。
怎、怎么说好呢?——他是看明白了:梁绪正在推荐人才给他……只要他点头,他就增添两员蜀汉将领了!
这事太意外了,他一时没有缓过劲来。
以前,对于武将、文吏的调度,从不归他管,也没有甚么人才向他效忠!从来都是丞相诸葛亮自行安排,他只需要听从命令,执行任务即可,谁知……
谁知,这会儿,他没见到成都那边调来相关的人才诸如新的郡守、武将、文吏啥的,反倒是广魏郡那儿有人才投奔,这这这……这也合情合理。
试想远在成都的陛下绝不插手北伐事宜,全权交给他去指挥,这不就包括甚么人才管理吗?如今真有人才出现,由不由他任命,由他说了算……这很正常。
并且今后,他主掌北伐之事,肯定不止梁绪等武将罢?总会有新人加入罢?难不成每来一人,他就要大吃一惊吗?
是了,是了!是他大惊小怪。
他理好思绪,淡定道:“可以是可以,不过可靠吗?”
他想问的是这两人的才能如何。
总不能随随便便把军中事务,或是带兵打仗交给新鲜出炉的家伙直接担任罢?
倘若干得不错,那也罢了,万一出错,可是灭顶之灾呀?他可承受不起。
梁绪眨了眨眼,后觉地意识到自家将军似乎想多了:哪有新吏一上任,就被任领重要的职务啊?——自然,对方若是隐而不出的杰出俊才,比如昔日的卧龙诸葛亮丞相,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很可惜:梁绪虽也欣赏王赟和杨怀二人,但观此二人,却仍比不上已故的丞相诸葛亮……开玩笑,论诸葛亮丞相的才能,有几人能比得上。
思及此处,梁绪开口道:“将军,这两人若不可靠,我也不敢向你举荐!你大可考验这二人——”
“如何考验?”姜维随口一问,很快就想到:考试。
问题是:时间紧迫,他是真的没空测试这二人啊!
他轻皱眉头,陷入思索,冷不丁道:“那好,本将军就问点实际方面的……如今魏国势强,而我蜀汉势弱,更不必说两国兵力差距!
现在,魏国有十五万兵布置在我五丈原东面和西边,尔等认为我军能击退否?”
咦?
王赟和杨仪面面相觑:这问题好现实啊!
然后,王赟和杨仪齐齐地看向姜维,拱手,不约而同道:“能!!”
“想法很坚定嘛?”姜维挑了挑眉,再问,“如何击退之?一个一个回答。”
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王赟和杨仪不言一语,似在思考。
姜维抱拳,耐心地等待。
半晌之后,王赟迈前一步,率先地开口道:“姜将军,如果正面对抗战,以五万对战十五万,无疑于以卵击石也。赟以为,应该分散敌军,再逐个击溃之。”
有点意思。
姜维道:“哦?具体说一说?”
王赟赧然道:“姜将军,以下之言,皆是赟的个人想法,若有不足之处,请姜将军见谅!赟认为,敌军兵力虽多,但若作战,自是不会一拥而上……是以,我军可派一支先锋队伍,诱敌入陷阱,再进行伏兵击杀,一来二去,可消耗敌军的兵力,如此就能慢慢地扭转劣势。”
姜维微微一笑,笑道:“你的想法不错,我很满意。”
王赟更加脸红,哧吭哧吭地道:“姜将军谬赞,其实这不全是赟的主意……”
王赟悄悄地看了一眼梁绪。
梁绪苦笑:你怎么把我供出来了?
姜维有趣地瞅了一瞅梁绪,又瞄了一瞄王赟,自是明白王赟的意思:无非是梁绪很重视和信任王赟,与王赟商讨一些部署……看来王赟很得梁绪重用啊?
姜维忍不住地再瞧王赟:咦?此人真挺面善啊?
“你……”姜维注视王赟的脸庞,“本将军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
王赟笑容僵住,好生郁闷,解释道:“姜将军,你忘记之前在临渭城的时候,你把我揍成重伤……”
王赟说不下去了。
姜维却灵光一闪,拊掌道:“原来是你!我记起来了!当时就觉你武艺很精湛。”
一提到武艺,王赟就两眼放光,不自觉道:“可惜武艺再强,赟也比不上姜将军!赟还发誓,总有一天要超越将军你——”
“咳咳!”
眼见王赟越说越不离谱,杨怀重重地咳嗽两声。
王赟住了口去,却是一脸「我说错甚么?我根本没错」的神情。
看得姜维莞尔道:“本将军期待着。”
真有武将能超越他……那也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蜀汉再多一员虎将,那他征战四方的压力,可就减轻不少了。
当然,前提是:对方一定要效力蜀汉,最好能永远地跟随他。
姜维再把眼光对准杨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