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不想再看厚厚一沓布帛了!!
他是将军,又不是文吏,为甚么要处理这些?
——因为这次行军,他没有文吏随军!
所以,一切得靠他自己解决。
哦~那没事了。
他面无表情地吐槽,再把视线落到杨怀的身上,暗地庆幸不已。
就见杨怀并没推辞,问道:“可、可以吗?”
杨怀略感受宠若惊。
姜维两眼弯弯,豪迈道:“你既然擅长这个,那就帮我处理罢!给你两天的时日,够不够?”
杨怀神情一振,立即道:“怀必不令将军失望!”
说罢,杨怀席地而坐,坐在案几前,认认真真地统算起数据。
姜维挪到一旁,安静地围观杨怀数数,再用新的纸张誊写:『长剑:一四二九』
一千四百二十九柄剑吗?
姜维玩味地瞅着杨怀记好长剑的数量,再计长刀的情景,相当满意杨怀的表现:不错,不错!这样看得倒是方便许多……太好了!这事就交给杨怀全权负责了!
他伸个懒腰,叮嘱杨怀莫要忙得太晚,早日歇息,明早再算也不迟,遂起身去
住居,睡觉去了。
才出房屋,姜维迎面就被灌个冷风,不由地打个哆嗦,差点打出一个喷嚏……“将军,夜露寒重,请注意保重身体!”屋外,尽职的亲兵姜虎拱手在提醒。
亲兵姜豹则是取出一件披风,给姜维披上。
姜维挑了挑眉,也没询问披风从何处而来。他后觉地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
冬将至!
真快啊!
再坚持一阵子,是不是就能结束战争了?
姜维裹好披风,抬头看天:不知何时,天已暗下。
原来已是夜晚。
也不晓得身在远方的诸将们状况如何?——北伐不退兵,这战场都快打成三线了:一线是姜维他们这边的郿国和尚未夺下的武功县;另一线则是五丈原那边,包括陈仓城防守;最后一线,则是陇西郡那边……
啧!自顾不暇啊!
他恨不能同时指挥三线,无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何况如今又多出一副蛇胆。
是以,他只能做好分内之事,先巩固好当前战果,再从传令兵的嘴里,知晓其余战场的进程……可恶啊!没法亲自作战,他就只能聆听口头表述了吗?
他磨了磨牙,纵使不甘心,亦无可奈何。
思及此处,他在入睡前,冷不丁地开口道:“阿虎,派遣两支斥堠兵,一支前往五丈原,另一支则去陇西郡……我要时刻了解前线的战况!”
“喏!”姜虎想也不想地应下,毫不考虑这举难度多大:且不提前线打仗、对峙,光是路途遥远、来回送信、及时地传送情报,就足够令人棘手了。
一招不慎,情报落入敌手,也不是没可能……可是,姜虎不管!
随后,在姜维歇息之后,姜虎和姜豹等亲兵们商讨一番,精心挑选二十个斥堠兵们,组成两支队伍,备好干粮,连夜地出城,前往两个指定目的地——
祝诸位顺利!于是乎……
陇西郡一带。
唔~严格来说,是洛门,天水郡和陇西郡的交界地段。
守城的蜀汉将领上官雝毫不意外地收到消息,说是姜伯约将军又派斥堠们潜来天水郡,想要了解眼下的近况。
上官雝神情淡定,亲自地招待诸斥堠们,逛遍小小城里的每一角落,亮出精锐的兵卒们,浑然不顾对方瞠目地瞪向城楼处装备的巨型「诸葛连弩」——
彼时,双方停战,等待友好协商……但与姜维掌握的内容有所不同的是:陇西郡守虽说要求姜维亲来陇西郡一叙,就承诺陇西郡归属蜀汉,可却忽然派兵攻打天水郡,若非有「诸葛连弩」强硬地抵御,否则根本遏制不了对方的攻势。
敌军不是陇西郡守游楚,而是邓艾——
是的!没错!邓艾率兵两万陇西郡兵,正与上官雝和其五千兵卒对战!
多亏上官雝文武双全,不然还真没法扛住进步神速的邓艾!
可也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上官雝……会输。
五丈原一带。
杨仪虽为文吏,亦有一颗征战沙场的心思,乍一听闻魏帝曹叡率军五万,即将攻打五丈原一事,杨仪不但不惧,反倒战意凛然,已然做好「五丈原在,我在;五丈原亡,我亡」的准备!
惜叹左有王平、梁虔带兵引敌,右有马岱、梁绪设伏,出其不意,且四支蜀汉军死死地缠住魏帝曹叡的五万兵马……不对!是四万兵力了!
有一万兵马已被姜维他们联手地剿灭了!
然后,四万魏国大军迟迟没法赶到五丈原,马岱、王平、梁绪和梁虔不愧是蜀汉军数一数二的战将,真是使尽计策,把魏帝曹叡耍得团团转儿——
短短的几十里路程,硬生生被诸蜀汉将们拖住,走出了十万八千里之感,直令守在五丈原的杨仪大喜,已在五丈原附近布好各种陷阱,就等魏军攻来了!
当然,杨仪还时刻牢记不能让司马懿与魏帝曹叡会师……
——以上!果然姜维他想了解具体的战况,真就只能听「口头表述」的战场画面了……
时光如梭,转眼半个月后,早已摸清武功县的兵力部署后,且有把握夺取的姜维一行人也等来斥堠兵们相继地禀报,拼拼凑凑地总结,得出各个战场进展良好,没落下风,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