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夺武功!加重砝码
司马懿微微冷笑,抬起手来,挥了一挥——
而后,司马懿退后几步,而众魏兵们上前,一字排开,做出冲锋的架势!
好家伙!司马懿果然干脆,压根没考虑让魏兵们进行甚么对话和喊话,而是直接下达命令,下达攻击蜀汉军的命令!
见状,姜维、魏延和杨仪如何不能看得分明?
下一刻,魏延和杨仪也不再喊打喊杀,闹出甚么内讧的笑话,反而一扫之前的敌意,二话不说地合作起来——就见杨仪淡然地站起,任由一名兵卒搀扶,扬声道:“姜将军,按照计划,我们快辙!”
一旁,魏延深深地看了一眼杨仪,似是意识到了甚么,抿嘴不语,亦表示配合。
姜维一言难尽,瞅了一瞅杨仪,又望了一望魏延,最终甚么也没说,只是道:
“善。”
于是乎,姜维又把一万有余的兵力分作两支:一支由杨仪率领,率先地撤去斜谷——谢天谢地,姜维后觉地感慨魏延来得挺巧:并不是姜维一行人才出五丈原就出现,而是快到斜谷时,才堪堪现身!
这就意味着姜维一行人能更快地躲入斜谷,同时……目光微沉,姜维想起五丈原营内,他命兵卒们将不少毒汁涂到带不走的笨重之物上,就指望对方会不小心地接触到,继而引起中毒症状——
他觉得自己的手段都温和了,他都没采纳杨仪的建议,非在粮草里渗毒!
总之,按照他的猜想,魏军占据五丈原营地后,怎么着也会有一、两个人中毒了,由此引发司马懿的发怒意?但观方才,他隐约地感觉司马懿并没愤怒……由此可见,司马懿倒是相当冷静啊?
当然,也有可能司马懿是完全没把毒汁放在眼里,假如真有魏兵中招的话。
……不管司马懿持何心态,总归姜维注视杨仪领兵先撤后,收回视线,思寻最好再拖住魏兵一阵子,遂望向魏延,说道:“魏将军,你怕么?”
只这一句话,就透露了姜维的想法。
魏延傲然道:“怕甚?敌将敢来,某便斩之,定能替伯约将军你争取时机!还有,方才某和杨威公争执一事,算是触犯了军令……某会戴罪立功,就以此为机!恳请伯约将军你能同意。”
魏延说得有理有据还挺诚恳,丝毫不在意远处的魏兵已在冲锋——
这不是知道自己与杨仪争吵是不对的吗?
注视魏延,姜维的心情十分微妙。但他沉吟片刻,真就同意了魏延的请战。
魏延提刀,上马,战意凛凛,一气呵成,大喝:“杀!”
遂策马朝魏兵冲去。
其行动之雷霆,令姜维来不及指挥。
姜维眼睁睁地望着魏延独自一人冲进魏兵们当中,先因坐骑的冲刺,直接踏翻冲得最前的敌兵们。尔后,魏延勒住马匹,稳住身体,揪准机会,举刀,砍杀!
顿时,不少魏兵们被杀得措手不及,胳膊和脑袋齐飞,场面相当凶残。
“快!快去接应魏将军!”姜维大声地命令。
众蜀汉兵们也冲上前去,一边尝试与魏延靠近,且保证自身不被魏延的挥砍波及,一边拼命地反击,击退试图偷袭魏延的敌兵们。
片刻后,众蜀汉兵们成功与魏延会师,跟在其后,与魏延一同作战。
然而,好像永远也杀不完似的,一波又一波敌兵们袭来,令众蜀汉兵们疲于应付,已然出现小范围的伤亡——就在这时,忽听一道不陌生的吼声响起,响道:
“撤!快撤!!”
是将军姜维的喊声。
众蜀汉兵们定了定神,哪怕身处危难之际,亦顽强地撑住,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
先是后方的蜀汉兵们,快速地退后,腾出空位,好让前方的蜀汉兵们能够撤跑,且不因逃跑而发生甚么踩踏之事,减慢速度而造成更大的战亡。
其次,前方的蜀汉兵们也揪准机会,奋战厮杀,誓要把敌兵们击退!
哪怕击退好几步也是好的。
然后,待到敌兵们因稍许的战败,而产生暂时的停滞空隙,前方的蜀汉兵们,包括魏延,方才不慌不忙地退后,但也是手持兵器,后退,再后退,直至与敌兵们拉开一段距离,后才转身,飞快地奔逃。
期间,后方的蜀汉兵们早已跑了好一会儿。
就这样,整个蜀汉兵实现了撤兵目的。
再观魏兵们,仿佛「煮熟的鸭子飞了」,怒不可遏,亦追了过来。
很好!诈敌的效果很明显——对方上钩了!
与魏延一前一后地骑马而跑,姜维还甚有闲心地调侃:用失利的经历诱敌……自己这「战败」的履历还挺划算!
双方且战且跑,一路跑进了斜谷。
及至斜谷之内,姜维带兵奔至许久,但见后面的追杀者们遭遇岩石砸落!
看来,是梁绪和梁虔等人出手了。
果不其然,忽听斜谷里响彻吼声,吼道:“司马老贼,休走!!”
是梁虔的声音。
百忙之中,姜维抽空回头一看,看见的是魏兵们遇到袭击!
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姜维一行人作为猎物的蝉,被螳螂般的魏兵们捕杀,却丝毫没料到——不!大概猜到了,但没在意!
最后,这支魏兵们被另一支黄雀蜀汉兵们反包抄。
眼见魏兵们被伏击,姜维果断地命令兵卒们停止奔逃,并且原路返回,选择「趁火打劫」,亦与已方队夹击这支魏兵们,务必赢下这波战役。
“冲啊!”姜维高举宝剑,大声地命令。
“冲啊——”
众兵卒们纷纷响应,冲上前去。
姜维和魏延也相互配合,默契地带领前、后蜀汉兵们齐齐地围攻魏兵们,悍不畏死,奋勇杀敌,致使魏兵们大败,狼狈窜逃。
令姜维略感可惜提:司马懿并不在这支魏兵们当中。
是以,姜维又示意蜀汉兵们大声嘲笑,笑道:“司马懿是胆小鼠辈!汝有何颜面指挥魏国千军万马!司马懿是胆小鼠辈!汝有何颜面指挥魏国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