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怔了一怔,略感唏嘘:不知不觉,他坚守蜀汉北伐,已有小半年的光景了?
真快啊!
尔后,他才腾出精力,再次想到:要回家过年,与母亲、妻子团聚。
说是暂无战事一身轻,临近新春,他又莫名地思乡了:不由地,他想像母亲和妻子会如何在冀县过年……不!
不是冀县!而是冀县城外的一座道观里。
别提他的妻子还怀有身孕,真要住在道观里近一年,生下孩子么?
猛地,他站起身来,心生一股念头:他应该接回母亲和妻子回冀县城居住。
他要好好地护住几座郡城,唯有郡城安全了,他的母亲和妻子就不必再回道观里居住了……道观虽说安全,但再安全,也缺东少西,又如何让妻子静心养胎呢?
他觉得再放任妻子和母亲住在山上,他就太渣了。
更何况,就算他想把母亲和妻子安顿在道观里,只怕姜氏家族的女眷们也不太乐意?再者,如今他是雍州牧了,哪怕只是虚职,也该按照规矩,把他的家眷们迁往成都才对……他寻思即便刻意地忽视,朝廷大臣们也会想方设法地提醒他。
毕竟此举是规则,是取信于陛下的行动之一。
与其闹的双方没了面子,还不如他主动一点,倒也皆大欢喜。
这样一想,他和母亲、妻子团聚在冀县的日子恐怕不多了……他此时不待珍惜,难道真要事成后,才后悔吗?
再者,他以州牧的身份回乡,算不算……衣锦还乡了?
应该算?
肯定算!
想到这里,他派人把上官雝、尹赏、梁绪和梁虔找来,并对众人说:“新春将至,我欲回天水冀县,与母亲、妻子团聚,一起过年!你们如何打算?要不要也随我回冀县城,一同拜年?”
众人面面相觑,欣然同意。
这也难怪:大家皆是天水郡出身,这都年关将至,谁不乐意回老家过新年呢?
哪怕是孤儿长大的上官雝,一想到即将回冀县过年,眼里也会不自觉地溢出一抹温和的怀念,整个人都变得亲切许多。
然而,上官雝只才高兴片刻,便敛起笑意,问道:“我若走了,陇西郡又该怎么办?”
当前上官雝被姜维任命为陇西郡守……哪有郡守不留在自己管辖的郡城里,而擅自地跑回邻郡呢?
哪怕邻郡是上官雝的故乡。
姜维很想大手一挥,豪迈说「怕甚么,有我顶着」,但他抹了抹脸,认认真真地思索,说道:“只能派几个心腹留在府邸,定期前来冀县城给你送文书?”
说起这些,姜维甚是心虚。
总觉这种做法,相当玩世不恭啊?
可是,想到被任命为广魏郡的梁绪、南安郡守的梁虔,貌似也只能这么做,才能回冀县城过年啊?……尹赏运气最好,本就天水郡出身,刚好能在冀县过年。
再者,梁绪也有王赟、杨怀等人能够帮忙。
梁虔似乎和姜维想到了一处:但见梁虔可怜兮兮地瞅着自家兄长梁绪,好不郁闷道:“兄长,能不能把王校尉或者杨参军借俺用一用?再不济就姜长和姜云这两位老先生,也行?”
说至此处,梁虔目光一转,转向姜维。
姜维只想抬头看天。
“别闹。”梁绪伸出手来,轻敲梁虔的脑门,习惯地数落说,“你和阿雝将军一样,也留几个心腹,替你来回送文书。你也不是小孩了,应该学会如何处理文书。再者南安郡治安还行,应该不会闹出甚么棘手之事让你处理。
所以,你知足罢!”
梁绪语重心长地总结。
梁虔无言以对。
接下来,众人都同意了姜维的提议:留心腹亲兵五人,两人负责募兵和练兵,另三人则轮流送文书。
与此同时,南安郡和广魏郡,也要同步。
至于陈仓城……
姜维皱了皱眉,又给魏延送信一封,委婉地说明陈仓城位置极其重要,必须常年驻守,请求魏延能不能就在陈仓城过年。
结果魏延回信:愿意!
理由是:魏延长子也在陈仓城,父子二人相互为伴,勉强能缓解思念家人之心。
姜维一行人打点行李,即刻起程,返回天水郡——
且慢!
轻拍脑袋,姜维又说:“游楚怎么办?”
“啊?”诸将们愣了一愣,一时没能忘记游楚是谁。
姜维满头黑线地解释游楚是前任陇西郡守,但因不降蜀汉,便被他关进牢中。
这会子,姜维一行人要离开陇西郡了,虽说姜维他对陇西郡的牢狱稳固十分信任,奈何凡事都有意外:万一游楚越狱了……
不行!
不能放跑游楚。
他可不想纵敌患生。
这时,上官雝提议道:“要不,把人一起带走?”
他稍加思索一阵,觉得可行,便愉快地下令:押游楚回冀县城!
当然,他会看在游楚曾是郡守的份上,另外安排一辆马车,载人离开。
而不是把游楚当作犯人一般,当街示众。
那也太侮辱人了。
就这样,姜维一行人捎上俘虏游楚,且在陇西郡百姓们的夹道欢送下,浩浩荡荡地返回天水郡冀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