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一转,姜维转向举手的亲兵姜蛇,问道:“小蛇,你想说甚么?”
听罢,众人的目光齐齐地转向姜蛇。
姜蛇放下手来,干巴巴地道:“将军,我忘记说了……咱们天水郡来了一个神医!老夫人还想向将军你举荐神医来着!”
似是想起甚么,姜蛇忙从怀里取出一封皱巴巴的信来,恭敬地递给姜维。
姜维挑了挑眉,接信一看,但见信中的内容大致是:天水郡最近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瘟疫,叫甚么伤寒,多亏有神医出手相助,这才使天水郡免受病灾,只是生病的人太多,神医纵然医术高明,也只有一人,实在忙不过来。
姜老夫人想请儿子姜维多招募医师们前去天水郡冀县,和神医一同救治病人。
末了,信尾还提到神医的名字:姓董,名奉,年纪十四……
——姜维死死地盯着「年纪十四」这四个字,他怀疑母亲是不是少写一字,比如说「年纪二十四」,或者「年纪三十四」、「年纪四十四」!
真不是他埋汰医师,实是医师这职业,明显是年纪越大,医术越高才对。
现今,母亲说神医十四岁……这这这!这让他如何能相信!
歪了歪头,他努力地回忆董奉是谁。
奈何他想了半天,也没印象。
不由地,他问:“尔等可知「董奉」是谁?”
众人一愣,继而摇了摇头。
仍是姜蛇,又举起手来。
姜维有趣地打量姜蛇小亲兵,点名说:“快说。”
姜蛇改成抱拳,神情慎重,却毫不吝啬地夸道:“将军,你怕不知此子是才子,是俊才,是神童!……这个小神医曾在南方一带行医,有一次到交州游历,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三日,董奉便把三粒药丸放入士燮口中,用水灌下,稍后,士燮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四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
当年,小神医才六岁!!
正是由于小神医太厉害了,南方的百姓们便把小神医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由此可见,小神医不愧是小神医……
另外,将军你怕是不晓得罢?——柳姐姐……我是说将军你的夫人,当初被诊断怀有三子,亦是这位小神医把脉来着,姜老夫人那时还催将军你快去道观,还想给你一份惊喜!”
难不成那份惊喜不是指柳文莺怀有三子,而是道观有个小神医?
姜维一边听亲兵姜蛇对小神医董奉赞不绝口,一边默默地吐槽。
姜蛇又说起少年神医董奉事迹一二三,意犹未尽道:“将军,你帮不帮小神医?”
“帮!自然帮!”姜维想也不想地附和,“且不说这是母亲的要求,只说这位少年医术高明,能治瘟疫,就足够令我重视了。
我定要拜访这位小神医——
此人现在何处?”
姜蛇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嘴,略有尴尬,小声道:“就在冀县……”
眼瞅姜蛇,姜维直觉有异,询问:“人在冀县怎么了?”
姜蛇纠结道:“老夫人原本希望小神医能留在道观里,每天替将军夫人把胎脉,小神医却没同意……老实说,老夫人虽然生气,却也体谅小神医的选择,也佩服小神医的品行,就只苦了将军夫人。”
姜维了然,温声道:“无妨,既然我回来了,我自会为夫人另请几个医师。”
姜蛇幽幽地注视自家将军,很想说:就算请一百个医师也比不上小神医一人。
奈何这话姜蛇不敢说。
更别提姜老夫人其实对将军生了一肚子闷气:妻子怀胎三子,本就辛苦,需要细心的呵护,作为丈夫,不在妻子身边每天陪伴也就罢了,连因前线战事长期失踪!
连个安慰都没有,生活费还得靠同僚杨仪补贴,这太不合格了!
所以说,如果将军要回道观一趟,八成会被姜老夫人狠狠地训斥一番。
为了不使自家将军太过倒霉,姜蛇便道:“敢问将军打算何时去见小神医?”
姜维不疑有他,答道:“自是尽快!正好我也方便沿途招揽医师们。”
说做便做:姜维站起身来,重新分配任务:他先给冀县的尹赏和上官雝写了一封信,说他不久便归,让二人多多留意有没有医师到此一游;后拟写了一份征召医师的告示,交给魏延,让魏延想法子尽快誊写几百份,并派人贴往广魏郡和天水郡,方便医师们能够瞧见。
随后,姜维命魏延继续驻守陈仓城,还重用王赟替他暂管广魏郡的治安,由杨怀在旁辅佐——王赟接受任务时的心情相当微妙:如果自己能在之前阻击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的时候,捞取足够的战功,是不是事后就会被提拔了呢?
可惜没有如果。
安顿好了魏延、王赟和杨怀,确保了陈仓城和广魏郡的绝对管辖后,姜维才带梁绪、梁虔和百骑们,外加姜蛇,重返天水郡冀县。
但不路过道观。
不是不想与母亲、妻子团聚,实是姜维还有任务在身,不想被分心。
他想完美地达成任务后,再与家人团聚。
到时,他会浑身轻松,与家人说说笑笑,而不是心头始终压抑着一块名为「诸葛亮北伐未果」的大山,如鲠在喉。
不过,当他远远地经过一座山脚下,他的确稍微地抬头看山,似想看一看所谓的道观,惜叹他甚么也看不着,只看见高高的山顶有云雾缭绕,白蒙蒙一片。
倒也挺好。
这样,母亲和妻子藏在道观里,才算安全。
彼时,天水郡与五丈原一带有所不同:相比五丈原的雪天,天水郡还未下雪!
就只冷得哆嗦。
马蹄哒哒,姜维思绪万千,但在见到冀县城门的那一刻,平静了下来。
前方,尹赏和上官雝带着数名心腹随从们,迎接姜维他们回来。
姜维等人与尹赏和上官雝会面。
甫一重逢,姜维只与尹赏和上官雝相视一笑,都来不及多打招呼,一连三问:“神医何在?你们招到多少医师了?冀县的情况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