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怕陛下嫌烦,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
姜维曾向蜀汉帝上述的谏言——让前丞相诸葛亮着作的《二十四篇》书籍普及开来,以便从中择取优秀的具有将军潜质的人才,防止蜀汉后期无人才也!
此谏言执行起来,总共分为好几步骤要走:首先,要尽快改造新的书院,偏向军事打仗类;其次,广招全国各地学子们,不论贫富贵贱,哪怕对方来自魏国或吴国;最后,尽快地确定由谁来负责教导……新的一年蜀汉忙忙碌碌,紧锣密鼓地探讨和进行相关的事宜,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相比这头,姜维暂居蜀汉成都,算是难得的休假期;但观魏国都城洛阳,却一连串发生好几桩噩耗!
第一桩:郿公曹范……去世了。
据说是年迈,可谓寿终正寝。
可是,姜维却寻思郿公曹范是不是受惊过度,吓死了?……毕竟姜维还记得先前带兵奇袭了郿国,还把郿公曹范活捉,关在了柴房里。
尽管他有吩咐两名兵卒们专门地照顾对方,且在后来,郿国再被魏军夺回,但观郿公曹范遭遇的惊吓,总不能无视罢?
是以,郿公曹范因受惊过度而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郿公曹范活了一把年纪,死后谥曰悼公,无后!
无后!
这就意味着郿公曹范无子可袭爵……郿国无主矣。
这对蜀汉而言,算是好事:作为封地,郿国被空置出来,并与五丈原一样,成了「无人管辖」的状态……是谓蜀汉和魏国的缓冲区。
往后,无论是蜀汉军,还是魏军,想要攻打对方,不但要经过郿国,还得穿过五丈原才行……这使双方拥有足够的时机去备战,不算坏事?
第二桩是魏将邓艾。
坏消息是姜维心心念念要弄死的邓艾顽强地没死,又逃回魏国了。
好消息是邓艾接连战败,丢了陇西郡,牵连魏将战死,魏帝曹叡大怒,把所有怒火全撒到邓艾的身上了……魏帝曹叡愤怒地下令:今后魏国永远不许任用邓艾!
并且,魏帝曹叡秉着「得不到人才便毁之」的原则,还警告邓艾:倘若邓艾敢逃蜀国或吴国,那就等着被诛九族罢!
诡异的是:邓艾心平气和,不但接受魏帝曹叡的处罚,还主动地回乡,说是今后就安分种田,再也不领兵打仗了……尽管邓艾逢人说起这话的时候,遭到众人的一致嘲讽。
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说邓艾回老家之前,私下拜访了司马懿。
至于二人谈论了甚么,没人知晓。
想来也不紧要。
……姜维并不清楚邓艾那厮虽对战争生出了心理阴影,但这不妨碍邓艾借机向司马懿提及蜀军的奇特战术「三三制」。
至于司马懿能不能学会,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桩便是关于俘虏夏侯霸的情况。
一如姜维他所想,夏侯霸被接回魏国后,就算被魏国大军迎回很风光,却也避不开自身曾为俘虏的事实!
甫一到家,夏侯霸还没来得及恢复心态,就冷不丁地听见族妹忽然死了……
这还了得。
族妹夏侯徽,字媛容,乃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女、夏侯玄之胞妹、司马师之元配夫人,并与司马师育有五个女儿……在夏侯霸的记忆里,这位族妹很有见识和器度,常常从旁策划协助司马师。
如今,乍一听闻族妹已死,不提夏侯玄如何伤心,这怎不令夏侯霸惊怒?
夏侯霸当即就帮夏侯玄追查族妹的死因,得知了族妹竟然被人毒杀!
谁!
是谁!
谁敢毒杀族妹?
夏侯霸又惊又怒,隐约地查出甚么,却又甚么也没说……最终,夏侯霸于某一天忽然跑到司马师的府邸,莫名地放出狠话,扬言要与司马师老死不相往来!
谁也不清楚夏侯霸为何要敌视司马师,君不见夏侯玄都没抱怨甚么……总之,因有夏侯霸斥责司马师一事,魏国洛阳便断断续续地流传一些蜚语,说是司马师毒害了自家妻子,只因其妻夏侯徽是曹魏公主的女儿,而司马懿却敌视曹爽——
换而言之:司马氏家族对曹氏、夏侯氏家族不忠也。
奈何外面传得有板有眼,魏帝曹叡非但没有警惕司马氏家族,没因司马师初次征战西线战场,吃了大亏,而重罚司马师,反而任命司马师为散骑常侍!
就差没提拔司马师为中护军了。
这下可把夏侯霸气得……夏侯霸对司马师那叫一个咬牙切齿,却偏偏无可奈何,别提多憋屈了。
更何况夏侯霸也没法总找司马师的麻烦——
人家司马氏家族特别有眼力:冬季洛阳瘟疫复起,司马懿带头散家财,捐物资,风风火火地治疗瘟疫……对比「不懂事」的夏侯霸,司马懿一家可太上道了!
如此,魏帝曹叡又怎能无端给司马氏家族扣上罪名呢?
……以上,自然不是姜维亲眼所见——
事实上,此是姜维当初派出一群细作平民们潜入魏国,起初是想散播魏将夏侯霸的关键性,防止魏国不打算赎人……后来,夏侯霸果真被赎了回去,而那群细作平民们却并未辙回。
相反地,细作本是普通的平民们出身,只要获得一定的机会,自能在外谋得一份工作,站稳脚跟……这不,这群细作平民们就在魏国定居下来,顺便地打探一下魏国的情报。
这才有了新的成果!
众细作平民们用家书的方式,依次给广魏郡的梁绪寄信,而梁绪深知这些家书不仅仅是家书,还包括一定的情报讯息,遂又派人快马加鞭,齐齐地送来成都。
换句话说:哪怕姜维人在成都,亦能通过这些书信,得知对手魏国的重要情报。
当然,那也不叫重要情报,而该叫小道消息。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姜维拿到信件后,又找上魏延、马岱和廖化,又加上一个不请自来的王平——王平和马岱的交情相当不错,自从某次从马岱的嘴里听到凉州的事情,遂耷拉脸庞,不高兴地质问马岱是不是把王平当成外人了……于是乎,商讨如何拿下凉州一事的相关武将们,又多出一位王平。
姜维对此倒是无所谓。
姜维把信件依次地递给四个武将们看去,环顾对方认真看信的模样,终是轻扣案几,沉声道: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