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说书人接着往下念报纸之时,突然停住了,似乎看到了为之震撼的一幕,瞳孔中满是难以置信。
此时,正在气头上的百姓看到读书人停下,纷纷催促,后者犹豫老半天才说道:
“诸位客官,接下来的内容好像在抨击《劝农书》,第一句是你踏马的五谷都分不清,还去劝别人耕地?”
顿时,整个酒馆陷入一片寂静,掉根针都能听得到。
所有人的表情都是错愕的,震撼的,夹杂着一丝激动。
竟…竟有人敢当众骂三皇子的劝农书!
说书人双目瞪大,难以置信道:
“接下来是种过地吗?耕过田吗?你踏马上嘴皮下嘴皮一碰,说的比唱的好听。”
下方听书的百姓眼睛瞪的更大了,脸上少了几分震撼,多了几分激动和崇拜!
说书人使劲咽了口唾沫,接连说道:
“你连自己都劝不明白,还踏马去劝别人种地,种地这么好的一件事,怎么不见你去种啊?”
“劝别人的时候,先看看自己踏马的什么德行,住的最豪华的房子,吃最美味的饭,睡最舒服的床,你去劝别人种地?”
……
一连串的抨击下,此时一众百姓几乎失声!
这是激动到了极点!
骂的好啊!
看着痛快,看着解气!
你一个五谷不分,天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皇子,说我们不务正业,说我们逐利!
该骂!
这时,说书人的目光移到了报纸最后面,竟然是报纸的拥有者!
他人都傻了,嘴唇颤抖道:
“报纸的发行者,竟然是当今太子殿下!”
“竟然是太子殿下亲自抨击《劝农书》!”
只是瞬间,百姓们炸开了锅,纷纷直呼杨旭是个好太子,是个干实事的人!
百姓们不懂什么叫做朝堂斗争,也不懂朝堂阴谋,他们只知道谁帮他们,谁向他们。
杨旭的形象,顿时立起来了。
当然,这些小事还不被三皇子杨东升放在眼中,他还在抓紧印刷劝农书,要把劝农书张贴在大夏各地。
他坚信,老百姓一定会被他的拳拳深情所感动,会接受他的谆谆教诲。
在他的运转下,一张张刊印着劝农书的告示先是张贴在了京城各处。
老百姓直接炸毛了!
卧槽,你还敢张贴出来!
……
一辆普通的马车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吴大伴,效果如何?”
杨旭坐在马车上,搂着明月的细腰,手指则不老实的向下摸。
然而,此时的明月根本顾不上杨旭的小动作,而是诧异的望着车外。
因为,整个京城,此刻都在臭骂三皇子!
三皇子的名声直接臭了。
只因为一张小小的报纸。
明月是知道的,报纸是杨旭搞出来的东西。
正得势的三皇子,竟被一个废物太子摆了一道!
这…这让她很吃惊。
如果要是让她知道禁书之局,捧杀三皇子的背后都有扬旭的影子,估计下巴都会惊掉吧。
吴总管脸上带着激动,道:
“殿下,现在百姓们口中谈论最多的就是您和三皇子。”
“当然,拥护您,唾弃三皇子。”
“殿下,我们又赢了!”
杨旭淡淡一笑,将窗帘拉上,略带邪魅的眼神放在了明月身上,戏谑道:
“知道本宫为何轻而易举的赢得民心吗?”
明月俏脸通红,心中羞涩极了。
她赶忙抓住杨旭的手,羞涩道:
“殿下,明月不知道,还有,我们在外面呢。”
杨旭眉头一挑,道:
“怎么,你这是要拒绝本宫?”
明月赶忙解释道:
“殿下,明月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在外……实在不行。”
说罢,她的头都快要埋到胸脯里了,雪白的脖颈羞红一片,红晕甚至蔓延到了精致的锁骨,徒增三分魅惑。
古代,礼法大于天,女子更是思想保守,绝不会接触其他旁门左道。
可见,明月能提出这样的,已是鼓起很大的勇气。
杨旭表示理解,点点头,明月如蒙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