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就说说这首诗的前两句!”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太子殿下做了这么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到的是什么?”
“一丁点奖赏都没有,反而受到三庭会审,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给太子殿下头上叩罪名,泼脏水!”
“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为什么这么坏?”
“就因为太子殿下对老百姓好,得民心!”
“他们就不愿意了!”
“大家伙说说,太子殿下能不神疲,能不定不支吗!”
不等说书人声音落下,百姓们便是满脸怒火,愤懑道:
“一群王八蛋东西,竟然这么对待太子殿下!”
“要是我,我也想尥蹶子不干!”
“老天爷为什么还不开眼,为什么还不将这群狗日子得劈死!”
“下两句啥意思啊,您赶紧说啊!”
说书人在群情激愤下,继续道:
“但是太子殿下又说!”
“可若是为了国家,就算他遭受再大的委屈,身体上再劳累!”
“太子殿下也愿意去做!”
“甚至是付出生命代价!”
说书的声音落下,现场一片寂静,百姓们皆是瞪大眼睛,噙满泪花!
甚至有些感性的百姓已是潸然泪下。
毕竟,杨旭做的事情,大家都切身的感受到了。
抓贪官,将税重新退回给他们!
这般太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这时,一位男人沉声道:
“太子殿下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也要为太子殿下做些事情!”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无数老百姓的响应。
对于大夏的百姓来说,大多数的文化水平不高。
因此,想要知道诗的含义,便需要求助于说书人,亦或者教书先生。
在这一期报纸发行之后。
说书人的摊位上,教书先生的门前。
挤满了大夏的百姓!
几乎没有老百姓留在家中,哪怕是手上有活儿,也要前往说书人的摊位上。
因为一首诗。
整个大夏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局面!
与此同时,也得以体现出杨旭的影响力之大!
......
“殿下,吴公公来信了!”
一个小太监捧着一封信,恭敬放到杨旭面前。
打开信。
内容是吴总管已经携带着暗中招募的五万士兵,来到剑门关附近的一座城池,做好了抵挡大周军队的准备。
看完信,杨旭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八个大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随即,将这张纸交给小太监,吩咐道:
“将这张纸条送到太子报社。”
“奴才遵命。”
吩咐完之后,杨旭缓缓走到窗户边,透过窗户往外看去。
此刻,已是来到了二月份。
雪,已经很久没有下了。
依稀间,一抹绿意出现在了杨旭的视野中。
定睛看去。
杨旭看到了地上冒出了一抹绿芽。
春天,似乎已经悄然来临了。
望着这抹绿意,杨旭定定的望着,许久没有回神。
事情都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该收网了。
只是,杨旭脸上浮现一抹惆怅和思念。
他的心神也从京城逐渐向北方飘去。
逐渐向北飘。
飘出京城,飘出河东府,飘进山东行省。
最终定格在泰安城。
恍惚间,杨旭的面前出现了明月的身影。
或许,此时的她正是需要自己陪伴的时候。
未出生的孩子,亦是需要他这个父亲在场!
但是...杨旭深吸一口气,将这些想法抛到脑后。
他要为自己的孩子清掉一切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