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嗓音沙哑:“多谢住持。”
住持垂眸,看了一眼宋观南面前已经写好的一页:“更何况,施主现在要做的,难道不是为了救更多人吗?”
宋观南看着自己刚刚写下关于土豆种植的注意事项,沉默了片刻,重重的点了点头:“最起码不会有饥荒吧。”
她不是什么大贤,也不懂什么基因和杂交,她只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想到这里,宋观南又看向了住持:“立秋种下去,霜降之前能够收一批,先试着看看。”
她看向了堆放在寺庙一边,已经开始生根的土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壮志酬筹。
一边的住持却是有些意外:“这样一来,岂不是秋荒时节可以种下,等到收获之后,翻一遍土地就能够开始种冬麦了?”
宋观南点点头,写下了最后一笔。
她走到旁边一筐筐土豆篮子前蹲下,挑选着适合做种子的土豆苗。
她一个一个的看着,不知不觉看完了一筐。
宋观南站起身伸了伸懒腰,却发现自己的身后围着一群僧众。
她吓了一跳。
住持安抚她:“施主不必惊慌,只是好奇,想要看看这到底是什么。”
宋观南定了定神:“这是土豆,也是要种下去的东西,生长很快,但也容易有病害。”
说着,宋观南从一边拿起了几个土豆:“看,这几个都是不同品种的土豆,把这些交错种在一起,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病害。”
再怎么说也是支教老师,这些田间的基础知识她多多少少清楚一些的。
僧众若有所思地看着宋观南手里面的土豆。
小沙弥问宋观南:“施主需要我帮忙吗?”
宋观南刚想要拒绝,余光却不经意地划过了旁边近百筐土豆,到了嘴边的拒绝立刻一转:“好啊,来,我挑一筐你们看看。”
随后,宋观南当着这些僧众的面,把不一样的土豆根据大小和发芽的形状分放在不同的地方。
一边的僧众看得认认真真,眼睛里面都闪烁着兴味。
终于挑选完了这一筐,宋观南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僧众:“如果还有除了这几个之外的,记得拿来问问我。”
嘱咐了之后,僧众们就一人抱着一个筐,开始为这些已经发芽的土豆进行安置。
宋观南看着这些发芽的土豆,只觉得心里面一阵舒坦,虽然还不知道这些土豆到底能不能如同自己所愿一样的种出来,但她前世在支教的时候也种过土豆,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经验在身上的。
唯一的变数就是这里的土豆,毕竟这是一千二百年前,她不知道土豆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宋观南一边想,一边把自己手里面的土豆分类。
她总归还是希望成功的,这样以来,饥荒的时候,这些土豆就能够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虽然她做不到让所有人的脱离饥饿,可她还是希望能够少一个人饿死在饥荒之中。
就像是刚刚住持和她所说的那样,救不了天下所有人,那就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想到这里,宋观南挑选土豆的速度更快了一些。
上百筐土豆量很大,直到天色暗下来,十几个僧众加上宋观南也才分了二十筐。
宋观南挥了挥手:“好了,离立秋还有段日子,明天再说。”
就在僧众们张罗着晚饭的时候,不速之客悄然到来:“帝师,陛下请您进宫。”
“圣人不是说我不必着急回朝吗?怎么忽然间又要我回去了?”
宋观南看着面前的陈荣,面带疑惑。
陈荣叹了一口气:“是那些远洋的船员,说帝师的那些土豆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