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月球服增加了防尘设计,避免月尘被吸入并污染生命支持系统。
月球服的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在为宇航员提供能源和氧气的同时,还能清除宇航服中的二氧化碳、有毒气体等。
月球服的生命支持背包可以持续清除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相比之下,目前的宇航服只能储存二氧化碳直至饱和,从而限制了宇航服的使用时长。
因此唐欣设计的月球服安全性和防护能力有着大幅提高。
看了几套完成的月球服,唐欣觉得还不错,只要他们完成了外层材料的研制,就能得到更好的月球服。
覃校晨带着唐欣参观了他们制作宇航服的过程,“月球服的所有结构部件都是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方便在长时间探索任务中更换组件。
头盔采用了可快速更换的防护面罩,如果出现表面破损、凹陷或刮伤等问题,可以单独更换防护面罩,无需将整个头盔送回蓝星维修。
生命支持“背包”中使用了微型化的电子系统和管道系统,许多组件在设计上是有备份和冗余度的,万一有些组件出现问题也无大碍,这有利于延长外星任务。”
听了覃校晨的介绍,唐欣对他的这个想法很支持,“我当时设计宇航服也只是一小部分构件使用了模块化设计,你们能全部用模块化设计,下了不少功夫。”
“我们的研究员对运动中的宇航员进行全身3D扫描,根据3D动画模型设计组件,
最大程度保证了宇航服的舒适性,降低了可能对皮肤造成的不适。
月球服的通信系统采用了多个嵌入式声控麦克风,能自动捕获声音。”
唐欣自然是听懂了,这个设计克服了此前宇航服麦克风无法跟随宇航员头部运动而收声的问题。
除了月球基地外月球服,还有基地内月球服。
根据唐欣的设想宇航员,在月球基地内部是可以穿着普通衣服跟在蓝星上一样行走的,但是这衣服布料还是要严格挑选。
“在基地内部着装的月球服设计好了吗?”
“我们专门找了服装设计师设计,我们采用了新型复合布料,防火,防水,防静电……”
唐欣突然想到一个事情,“不仅是穿戴设备,通讯功能也可以继续增强,比如可以增加宇航员与月球车的联系,在宇航员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呼叫月球车来接他们,你们可以跟月球车实验室那边沟通。”
“好的。”
“你们不用着急,慢慢来,越急越容易出错,我先去月球车实验室看看,
这里是一份外骨骼的实验资料,你们可以尝试将这个技术用到月球服的四肢,可以帮助宇航员灵活走路节省体力。”
唐欣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交给覃校晨。
覃校晨不由瞪大双眼,不可思议的看着院长,“是我想的那种外骨骼机器人技术?”
唐欣淡淡的笑了笑,“是的,这个技术,我不止会交给你们,还好交给生物工程实验室,就看你们谁先研究出来了。”
听到院长的话,覃校晨心里充满斗志,他一定会带着组员率先完成科研任务。
这份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是另一个世界的华夏国科学家研究出来的,一开始是针对老年人和运动功能部分丧失的病人所研发的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
因为它的功能强大,后来被逐渐运用到很多领域,比如配备给执行任务的特种兵,长时间行动可以节省体力。
它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结构,也称“可穿戴机器人”,融合动力控制、传感、信息、移动计算为一体,对使用者的肢体动作进行辅助或增强。
唐欣一开始也没想到这个技术,是在研究智能机器人的时候看到这份文件,才想起来可以配备到月球服上使用。
了解的差不多后,唐欣就离开了。
她在大楼外的停车场选了一辆研究院内部的共享电动车,开车几分钟后到达月球车实验室。
确实没错,唐欣为了研究院内的人工作方便,专门设计了一个共享租车程序,准备了一批共享电动车,只要用研究院发的智能卡就能使用。
不用手机扫描,这些车都是免费使用,但会扣除智能卡内的积分,研究院每个月都会给拥有智能卡的员工到账一百积分,
积分用完就没了,也没法充值,但用不完的积分,研究员的家属可以拿去超市兑换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