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说白了,日后郑家商队一部分转为皇商,为帝后统治,一部分为各地商会暗中规定权衡者,比如建造港口,阿英就需要将商会名头打出去,再光明正大竞标承包工程,这样才能带动其他商人参与进来。
一明一暗,一黑一白。
一公一民。
日后必将由朱标继承。
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不是说日后老朱想改立别人就能动朱标,且不说老朱这辈子就只有老婆和娃娃,但说英英留给孩子的后手足够他在不当太子情况下还能衣食无忧富贵一生。
英英和朱元璋的孩子,不是英英想不想生,而是处于既灌注了夫妻的爱,还是双方势力的整合点。
朱元璋自然是满心欢喜,日日期盼。
阿英对老朱感情深厚,也不愿意两人闹翻。
李善长最后只能认下这事儿,回去的时候,表情笑得像哭,面对吵着要刘基搞几个火枪出来玩玩,抢着预定改良火药装备自己人马的常遇春和汤和他们,差点没哭出声来。
咱们大帅啊,真是个上门女婿。
唉,人穷志短。
没办法。
李善长走后,关起门来说话的两口子相视一笑。
朱元璋握住英英的手,给她让位置:“过来坐。”就像做了千百遍,刻在骨子里习惯了一样,倒了热水塞进她手里。
“这事儿估摸着他要在背后埋怨我了。”英英喝了口热茶,长舒一口气。
朱元璋赔笑:“咱是有个想法。”
英英好奇:“什么想法。”
他们之间没有隐瞒,朱元璋就说日后想监察百官,监察天下的话,需要郑家商会遍布全国各地。
而同样的,日后护卫队也要转入私军,他这边抽调一部分人手,独立出六部之外,有直面皇权之权。
英英喃喃:“锦衣卫?”
朱元璋眼睛发亮:“好名字!”
这下英英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得,锦衣卫竟然是自己弄出来的,而且老朱也是够信任她的。
搞个私军,里面百分之八十都是她娘家人,真是一点儿也不怕日后喜新厌旧对她不好被私军半夜抹了脖子。
老朱拍拍胸口,咱这辈子只爱媳妇一个,男人要管好裤腰带,大志放在天下上!!
————
三天后,天刚亮,郑家村外马车络绎不绝,来来往往达官贵人,身穿绫罗绸缎,呼奴唤婢者甚多。
县太爷家的老夫人特意起了个大早,天蒙蒙的时候,带着媳妇孙女一大家子的赶过来,那张褶子脸上挤出笑容。
“咱听人说英姑娘定亲,这不,想着老太太和咱是远方亲戚,冒昧就过来了。”
这老太太贼会做人,见面先送上金玉红宝石的整套头面,又拉着阿英的手,当场撸下个羊脂白玉的老古董镯子。
那亲热劲儿不了解内情的,还以为英英是她亲孙女呢。
前几年仰仗县太爷的庇护,镇上羊毛铺子站稳脚跟,紧接着发展出棉纱铺子,医药铺子,还有几家男女分开的按摩店。
后来朝廷日渐衰败,县太爷的话不好使了,反过来搭上郭子兴这条线,和朱元璋定亲的阿英成了他们巴结对象。
这就不得不感慨风水轮流转了。
好在老太太以前虽然架子高了点,不过人是不错,所以英英没办法拒绝人家过来攀关系。
老太太坐在郑家老太太旁边,握着郑老太太的手,颇为真切:“原先就想着来见你了,可身子骨一直不大好,如今好了,正巧双喜临门,就带着家眷过来瞧瞧你。”
说着,对老眼昏花,昏昏欲睡的阿奶说道:“这是咱那几个及笈的孙女外孙女,你瞧瞧这模样这品行,都是好的。”
阿英看着一溜水的小姑娘们,头疼。
妈耶,您是来相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