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兵是武将的事儿,文官集团躲在旁边看热闹。
李善长双手拢袖,这几天天儿见冷的,从郑家村那边送来一批上好的碳石,用火点燃,放入特质的笼子里,房间里足足暖上一整天。
这玩意只有朱元璋有。
人家媳妇真有钱,吃穿用度都给大帅安排好了。
所以一到天冷,大家都跑来大帐里猫冬。
谁要找人,掀开大帅中军帐篷,保不齐能找一送一,搂出半打能干活的人来。
李善长推了推打盹的陶安,喊他低头,陶安迷迷糊糊,半梦半醒间弯腰。
嗖。
一只半年没洗过,散发着臭咸鱼味道的鞋子擦着头顶飞了过去。
好家伙,谋财害命啊!
陶安打呵欠的动作顿住,惊讶扭头,那边已经上演全武行了,汤和正骑在徐达身上饱以老拳,徐达拼死抵抗,誓死不屈服恶势力,两人扭打一团呢。
朱元璋脸色阴沉到能滴水。
陶朱朝李善长使眼色:老李,去,阻止一下?
李善长贼人精,往后一靠,眼睛一闭,竟然对陶朱的话充耳不闻,打起了瞌睡。
陶朱摇摇头,他也不去。
这两人的眉眼官司,朱元璋是看的一清二楚,气得心肺管子疼,重重拍桌:“都给咱住手,一个个的成何体统。”
老大发火,下面还是要给面子的。
一个个乖乖站好,汤和仗着两人关系好,还馋那骑兵呢:“老大,要不把骑兵……”
朱元璋听到骑兵两字脑瓜子疼,指着他鼻尖破口大骂:“骑个屁,那是咱媳妇的嫁妆,别拿你那屁股脑袋惦记!”
“还有你常遇春……”
风头一扭,转到常遇春头上。
常遇春果断认错:“主公教训的有道理。咱错了,咱提议由主公亲自统帅骑兵。”
汤和:???
你个叛徒!
徐达:???
常遇春个贱人!
朱元璋满意极了:“常遇春的意见呢,很好,值得采纳,大家要向常遇春学习啊。”
众人怒目而视,常遇春特不要脸羞涩一笑。
“主公英明。”
朱元璋英明这点,大家赞同,但关于向常遇春学习这点,大家表示很想套他麻袋,找个没人的地儿讨论讨论。
铁骑营的归属暂时确定下来。
郑狗蛋带人进来见同僚,说到归属的事儿,神态无辜的摸了摸鼻子:“那什么,还有二百骑在英英,不,主母那儿。”
朱元璋倒抽冷气:“啥意思?”
郑狗蛋眨眨眼:“主母啥时候嫁过来,他们啥时候陪嫁过来,那是主母的私兵亲卫。”
常遇春尖叫嗓:“还有二百?”
汤和抓住他冲过去的腿,即使被揣在地上,也要大声呼唤:“大哥,咱!看看咱!!”
并非是私吞,但凡叫他多瞧两眼,他就心满意足了。
李善长摔了一跤,爬起来伸手:“主公,赶紧嫁过去,呸,赶紧娶媳妇!”
夜长梦多,连夜绑主公送到人姑娘床上去。
徐达猛点头,军师说得极对。
汤和果断扑过去,再抱住大腿,开嚎:“大哥呀骑兵啊,夜长梦多今晚就嫁啊!”这嗓门十里八乡全听见了。
朱元璋说你丫不去哭丧真是可惜了。
可转念一想不对啊,这厮没亲人了,最亲近的可不就是自己?
马上呸呸呸几下。
“你们以为咱不想啊?”朱元璋无语了:“昨天那顿狼牙棒的滋味好受吗?”
武将们浑身一抖,纷纷摸伤口,齐齐摇头:“难顶!”
朱元璋扶额叹气,自家舅舅太彪悍,无敌也是寂寞。
一群人嘻嘻闹闹呢,外面响起通报声:“回禀元帅,有个叫叶兑的人想见您。”
“谁啊?”
“不认识。”
武将们纳闷呢。
倒是陶安摸摸下颌,若有所思:“叶兑号四梅居士,宁海县人,以经济才自负,尤精于天文、地理和卜筮之学。”
朱元璋麾下不缺武将,但缺文人,尤其是能干活的文人。
“请叶先生进来。”
叶兑见到朱元璋后,两人相谈甚欢,叶兑献上《武事一纲三目策》予朱元璋,并建议北绝李察罕(察罕帖木儿)之招降,南并张士诚之僭据,东督方国珍之归顺,以建康为都,拓江广以自资。
如此,朱元璋得此良才。
而历史车轮,再次转了个大弯,加速朝盛世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