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人在大明,开局嫁老朱 > 第121章 小明王的探子

第121章 小明王的探子(1 / 2)

 推荐阅读: 从火影世界开始修行 球状闪电 遗落的秘密 都市之我是大灵师 四合院:傻柱,孩子不是你的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坏了!我被自己书里的角色拿捏了 乱世新雄 娱乐:男友身份曝光,我狂撒狗粮 这家伙有点邪
最新网址:hbcjlp.com

“这路……”

身下没有一丝颠簸感,这让习惯了颠簸到散骨头架子的男人有些纳闷,撩开车帘子:“停下。”

“主子。”随从刚刚勒住马,一个小吏走过来:“这儿不能停车,会堵塞道路,你把马赶到前面半里的地方,那儿设立了专门的停车站。”

“嘿,我就没听过这规矩!”

那仆从撸起袖子,看样子挺不服气的。

小吏没功夫跟他纠缠:“进了亳州城就要守咱们的规矩,不守规矩咱就让你规矩。”

这话听起来是威胁。

但小吏不光只动嘴皮子,每条水泥路隔百米,都有一位兵卒巡逻。

遇到不讲规矩胡搅蛮缠的,轻则丢出城,重则缴纳十倍罚款。

“你!”仆人怒目圆睁。

“竹苑。”那病男人呵斥仆人:“按他们说得做。”

马车赶到右边,沿着道路慢慢溜达。

男人打量四周:道路两侧供行人来往,道路中间可供两辆马车并驾齐驱。

老百姓们头一次踏上水泥路,满脸兴奋。

小吏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嚷嚷喊着右边走,小心车马。

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个水泥打造,圆型的环岛。

环岛里停靠着几辆陈旧但打理得干干净净的马车。

负责照顾这些马车的都是肢体残缺,面容肃穆,头发花白明显出身军伍的老人。

这是郭子兴军中退下来生活无依无靠的士卒。

“亳州水泥道路建设项目”一建立,元帅夫人就在军中选出一批即将退伍,无依无靠的年老士卒,耗费心血自掏腰包给他们上岗培训,足足选了小一千号人呢,全都安排到每个岗位,嘿,现在他们还有银钱拿,包吃包喝的可算过上好日子了。

一个断手老兵拿起抹布,仔仔细细擦拭分配给他的车辆。

抱起粮草豆麦杆子喂马,用剩下那只手欣慰的抚摸马脖子:“多吃点,好伙计。”

马儿打了个响鼻,大口咀嚼起口粮。

它要卖力干活,换口粮过冬。

“哈哈哈主子你看这些驽马。”一道肆无忌惮的笑声吵到老兵和他的马。

老兵目光冰冷:“咱这马,十年前乃是军中好马,岂容你等小人侮辱?”

单手抽出藏在食槽里的铡刀,杀气腾腾直指那仆从:“你嘴舌不干净,唯有鲜血才能洗刷干净。咱与你约战,你敢应战吗?”

那仆从面露惊色,叫起来:“你、你这等野蛮人!”

仆从畏战,不敢再逞口舌之利。

喧闹声惊扰巡逻的兵卒,只见三人为小队,身披软甲手持长矛,容貌精神,都叫病弱男子眼前一亮。

“倒是难得的好兵卒。”

前几个月,那朱元璋不知从何处得来一批火炮枪药。

拉到金陵城门口,齐齐射了两轮,轰塌半个城门,吓得守城将领肝胆俱裂,魂不守舍,本想着靠猎食城中妇孺负隅顽抗的将领直接开城门投降。

去月,常遇春以火破蛮子海牙连舰,打通太平与和州连通之路。

同月,红巾军名义上首领小明王韩林儿下命朱元璋攻打集庆,两次均无功而返。朱元璋暂回到亳州大本营整顿。

他此来亳州,就是代小明王查看朱元璋是否真心为其卖命。

“你们几个因何事起冲突?”那兵卒倒没有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询问来龙去脉后,判定仆从因故意侮辱他人,罚钱二十。

那仆人不服:“你们亳州的规定,怎能管我?”

兵卒撩起眼皮,冷冷嗤笑:“既然不愿意服从判罚,便离开亳州。”

男子朝仆从使了个眼色,仆从心领神会,大声嚷嚷:“哪有这样的律令?”

“律令?这不是律令。”兵卒翻了个白眼:“这是亳州城里百姓们举荐上来的规矩。”

这条规矩可是当初朱大帅给百姓们的最大的恩惠。

侮辱和践踏尊严者,罚钱二十。

这是亳州百姓的尊严脊骨!

敢对权贵说不,敢站起来说不,敢靠双手挣钱说不。

二十个大钱里分一半给受害者,另外一半归入“慈善机构”。

病男人掏出钱,在兵卒登记时假装不经意的询问:“我交上去的钱,怎么能证明不被中饱私囊呢?”

“给你。”兵卒登记好罚钱者姓名,递给他一个纸条:“上面有“慈善机构”每月分发东西的时间和地址。你不放心可以过去看看,念到你的姓名,大钱购买的东西,全部都是公开的。”

收笔,夹着簿子,准备离开的兵卒再一次告诫他们:“不要在城内闹事!”

“否则严惩不贷。”

病男人轻声应下。

马车停靠在一处民居,城里的百姓都去看水泥路的热闹。

百姓行走分文不取,入城车辆按人头收费。

“可他们怎么能保证有大量商家入城呢?”

病男人把玩手中的玉牌,疑惑不解。

元帅府交通部,阿英接到刘伯温送来关于过路费的数额,第一天进账金额不多,大部分都在观望。

“咱打算做个贸易批发市场。”阿英躺在榻上,五六月的肚子明显显怀,孩子挤压到部分内脏,脚肿胀起来。

朱元璋给她捏脚,手掌揉了活血化瘀的药酒,力道不轻不重的揉捏。

“啥叫批发市场?”

阿英耐着性子解释:“羊毛,毛线,棉花,糖,各种我们能拿来交易的东西。将交易地点放在亳州城内,有官方定制价格,亳州市场定价权在我们手里。价格比外地的价格略微便宜一些。”

说白了就是囤积商家,把亳州弄成贸易商业城市。

这个想法说干就干。

第一批对外招标的铺子仍然被郭家和郑家联手瓜分。

刚刚完成水泥修建道路的修路队改成了瓦匠,在圈定区域搭建半人高的水泥台子,座椅凳棚店铺一应俱全。

外面为摊,身后为铺。

水泥铺子落成后,阿英手下的铺子赶过来开分店,加上郭家产业,以及朱元璋麾下武将谋士集团的私产,瞬间内部消化得一干二净。

“这奇怪的地方能挣钱吗?”

抱着这样怀疑的念头,亳州上到达官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不太相信。

阿英这边全面撤回分店铺子,节省出人力物力,并将垄断产业的利润降低,鼓励商人们赶来亳州亲自进货。

用时间换取金钱。

而撤回的资金和人手则用在另一方面。郑家村山林深处,一座不起眼的军工工厂日夜不休,憋足了劲加班加点。

同时定远县彻底转型为工厂型县城。

数座新工厂紧锣密鼓开始筹建,生产的物资通过亳州市场远销各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