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斌衡呆愣愣地坐在位置上,齐越本想劝他去休息,谁知道他一站起来就晕了过去。
众人急忙将他送去寝帐,医官们又被急匆匆带去了这边。
刚刚医官赶来的时候,冯斌衡已经开始发热,满身大汗嘴里还说着什么,众人听不大清楚。
直到医官给他施针,喂了药他才没有再说胡话。
冯嘉玉这才让襄儒卿亲自去冯嘉窈那边走一趟,现在皇帝和太后都倒下了,事情正朝着不对劲的方向疾驰。
“文阳的意思是?”
“公主觉得应当立即回宫,这里偏僻无依恐再生事端。”
“你也是这么想的?”
“是,不知长公主与国公大人也没有更好的想法。”
“外祖已经在准备返程事宜,但是至少要到天亮才能出发,到时候还得要文阳和你们那边配合才行。”
“是,臣都明白,若是陛下醒过来最好,若是陛下依旧身体抱恙,公主会配合行动。”
“还有英国公和锦衣卫的人,英国公绝对没问题,锦衣卫你可有通过气?他们和宰相……”
“周青业受伤,锦衣卫由吴清哲全权接管。”
“是他我就放心多了,对了,虽然那秦岩句句只说自己,但不相信凭他的身份地位能混到跟随御驾秋猎,就算是我疑心病太重也好,就算是为了避免被他借此事造谣也好,拜托你去查一查。”
“长公主请放心,臣已经派人去做了。”
“你做事妥帖真是让人放心,幸亏文阳当初坚持一定要选择你。”
襄儒卿笑笑没接话,冯嘉窈以为他这就要回去了,没想到他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还有什么事吗?”
“长公主,公主有话托我转达给您,长公主您决不能消沉悲观,这世上人无完人,事无完美,君臣家人的意义就是彼此补全,若是事事完美就成了天上仙人,不论是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您不必自责也不必继续纠结错误,万幸还有机会改正,纠结错误只会加深错误。”
冯嘉窈听后笑了笑,“她倒是了解我,不过要我一下子就走出来还是有些困难,告诉她我明白她的意思了,多谢她还这么惦记着我。”
“那臣先告退了。”
“嗯,你去吧。”
襄儒卿紧接着去了英国公何家的帐篷,就算侍卫,东厂,锦衣卫的所有人从得知起火那一刻起就绷紧了神经,奈何人数还算是有限。
程家与何家都带了自己的兵卒,起火后他们各自心里都有盘算,大抵猜到了后续的行动,只等着两边牵线搭桥的人给彼此通个气。
襄儒卿这不就来了。
英国公何唯更一直在等着襄儒卿,因为女儿和公主夫妇走得很近,所以他也多少会听说一些有关襄儒卿的事情而且他本人原本对宦官和太监并没有太大敌意。
虽然谈不上喜欢,但至少他能做到尊重人家。
后来从女儿口中听说了更多的事情,他的观念也有更多的改变。
这是他第一次面对面地与襄儒卿说话,的确能感觉得到他不是那些人口中的样子,相反这是他见过的少有的礼数到位,尊重虚心的少年人。
所以也就不免得对他在语气和态度上多了几分温和,“襄督主,劳烦您等候多时了。”
“英国公客气了,您思虑周全对陛下忠心耿耿早做准备,怎么能说劳烦晚辈。”
“我的人随时都可以出发,但是人数远远不够,还有其他助力吗?”
“晚辈还没有去过别处,晚辈理应先问过您的意思才能继续。”
“如果只有我们跟着一起来现在早就已经出发了,可是随行人员这么多,就算我们早做准备也无法现在启程,如果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人暂时先留在这里我们现在就可以出,但我想不会有人愿意,所以襄督主还是要找一找其他的助力。”
“是,晚辈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长公主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长公主做事的确叫人放心。”
两人刚刚说起定国公的事情,冯嘉玉身边的小太监就送来了口信,“启禀英国公大人,襄督主,定国公大人那边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并且已经联系好了其他的几位大人,随时可以起驾回宫。”
“这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时不待人,我们即刻出发吧。”
英国公与定国公都是各自手里捏着实权和兵权的人,有他们开路断后,现在班师回朝才不至于因为太过匆忙而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襄儒卿带着好消息回到了皇帝营条件帐,冯嘉玉正守在冯斌衡的床前,手边放着一碗吃到一半的面条。
襄儒卿走近了才发现冯嘉玉已经睡着了,也难怪今天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忙忙碌碌地没停下来,熬到现在撑不住了也不奇怪。
他招呼铜鹊和锡雁过来,“别吵醒了公主,半个时辰之后准时启程回宫,你们看着时间再把她叫醒。”
随后襄儒卿就去忙着启程出发的事情了,首先要以皇帝的身份宣布启程回宫的命令,尽管皇帝现在还在昏迷中,可是在多重严防死守下没人知道帐篷里真正的情况。
寝帐是现在最受瞩目的地方,但也是最安全的,除非有人想不开要在这里彻底撕破脸。
除了方墨和邱白,襄儒卿带来的所有人都留在皇帝的寝帐外守卫。
需要派人去各处通传的时候,冯嘉窈也派了自己和太后身边的人去帮忙。
这些主子身边的人自然更有公信力,至于一些位高权重的人,那里还是要拜托齐越亲自走一趟,也只有齐越才能让这些人相信,并且听从安排。
因为发生了许多事情,大家也都不想再继续留在这里了,一听说要在天亮时立即返程,众人索性就不睡觉立刻开始收拾东西。
冯嘉玉被叫醒的时候,沈海正准备背着冯斌衡悄悄地去到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