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勤务员小伙子过来说的插队知青和当地农民之间的矛盾让阎解娣有些担心,于是第二天就在吃早饭的时候阎解娣就询问李家庄村的插队知青情况。
有个很喜欢八卦的卫生员阿姨一下子就来劲了,平时不敢八卦,今天可是小神医允许的,还不得大说特说啊!
“李家庄村大队的插队知青不多,大队里基本一个小队分到了四个左右,大部分都住在大队安排的屋子里,只有一个生产队比较远,插队知青住村民的家的房子里。”
“刚来的知青很多都不适应农村的生活,还有几个眼高手低,想倒过来指挥农民干农活,被生产队长骂的够呛!还有一些虽然干过一些农活,但是北方和南方的耕作方法不一样,也闹了不少笑话。”
“不过比起其他公社,我们娘娘庙公社运气算好的,男多女少,而且没有特别的极品,听说那边隔壁杖子公社碰到了好些个极品,生产大队大队长都气炸了。”
阎解娣无语,心想:“这地方连公社都叫某杖子,某某杖子,这个地方起名这么潦草的吗?不过极品是哪里都会有极品,就看做领导的能不能降住了。”
这个八卦的卫生员阿姨还说:“这次是因为知青插队时间比较晚了,只赶上最后一批的秋收,工分就连吃饭都不够,肯定要赊粮吃,各个生产队长都愁的很!”
“而那些插队知青也是各显神通,有钱的花钱买粮食和煤,因为我们这边产煤,所以买煤比买柴火还便宜!”
然后看看阎解娣接着说:“不是不给你准备煤,是一般人用不像这里的刚挖出来的煤,特别是烧大灶和烧炕必须需要学一阵子才行。比如烧炕,煤块烧得数量少不行,不暖和,烧多了更不行,人都可以给你烤熟了,坐都坐不上去怎么睡觉?”
仿佛看到了阎解娣的疑惑,卫生员阿姨说:“他们插队知青是用煤炉的,还要自己做煤球,或者直接买煤球,他们住的地方没有大灶和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