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解娣也没想到,这个柳阿姨的思想工作的效果这么好,小李医生和知青小女孩小杨姑娘道歉承认错误之后,双方不论是关系还是合作的默契程度都大大的增加了。
不论是做饭还是在在处理药材和制药上,双方都非常默契。而且知青小女孩小杨姑娘已经可以帮小李医生制仿制金疮药的时候打下手了,不但加快了小李医生制药的效率,而且制药的质量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有一些提高!
难道说这两个人契合度很高,达到了一加一等于三的效果?这倒是个大好事!就像李医生和张医生互补一样,以后等小李医生和小杨医生撑场面以后能够默契和融洽配合,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勤务员小伙子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是小神医提议收购当地药材的建议有消息了,这下子卫生所的所有人都一下子精神了,这个可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啊!这意味着,漫山遍野的药材都可以变成钱了!
不过和阎解娣预想的不太一样,勤务员小伙子介绍的是在建昌的县城设一个收药材的总部,然后在一部分乡镇在集市的时候派人到供销社来收购一部分指定的药材,而且种类和数量都有上限。
阎解娣还没反应过来,卫生所的三个医生已经在感谢阎解娣这个小神医了,阎解娣有些想不通,虽然是收购,但是必须逢集市,还种类和数量都有上限,这个应该条件不算好吧?
这个阎解娣就不懂了,而三个医生明白的很,逢集市收购已经很给面子了,再说平时又没多少人上供销社!而且如果没有小神医的面子收药点根本不会轮到娘娘庙公社的供销社!
而种类和数量肯定是有上限的,收购药材都是有指标的不可能无限量的收购!这个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特意说明收购种类和数量有上限反而说明这次给的指标很多,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阎解娣还是有些迷糊,小李医生连忙解释,供销社其实平时也会收购药材的,但是都是那些普通的不值钱还比较难采的,而且量收得少,价格给的低,就算再好药材都是按普通的价格算。
而专门收购和供销社的普通收购就不一样了,有专门的收药的先生来根据药材的好坏定价,指标也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