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战后抚恤,花费了不少,改卫所,恐怕还要花费很多!
果然,郭允厚说道,“陛下,臣等反对陛下的改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
如果都司卫所不自己屯田,而是由朝廷放军饷,将极大的增加朝廷的负担。”
地方上自给自足的都司卫所改为由朝廷供给,主要负责各行政区的治安,抓捕山贼,押运等等,其实就相当于捕快了。
大明在各地外加九边重镇都驻有五万左右的兵力,这些驻军是在各地镇守,用以防备大规模的暴乱。
他们平时只操练并不屯田,一切由朝廷供给。
也就是九边这些地方的武装部门,还有一些战斗力,其他卫所的武装部门,那就是农夫!
明末的都司卫所实际已经名存实亡,战斗力极其低下,不如取消军户,军官也不世袭。
而采用义务兵制,十年便可退役。
还可负责地方事务,减少州县的地方厢军。
“都司卫所担负了其他地方上的事务,由朝廷负担粮饷有何不妥?”
郭允厚似乎等的就是吴云清这一句话,接着他又说,“陛下,如今建虏刚退,但北面仍有蔓古,西面吐蕃,南面的暹罗政局不稳,连着东面还有红毛夷人。
各地驻军岂能掉以轻心,一旦作战,所有支出将由朝廷负担。
微臣忝为户部尚书,不得不考虑朝廷岁入可否承担!”
虽然吴云清知道短期几年内,南方不会有甚麽战事,但听他这么一说,吴云清倒想了解下,如果武装部门都不屯田那会是甚麽模样?
“是吗!那郭爱卿,你就以去年为例,讲下要是一旦开战,那一岁所需几何?”
“回禀陛下,大明一共有二百六十个卫所,共计守卫员三百二十九万人。
朝廷每年支付六百多万物资军饷。
如陛下改制全归朝廷,朝廷仅此军费一项需三百五十万白银。
恐怕此非朝廷所能负担!”
吴云清呵呵一笑,“其实这是算银子,可以用粮食弥补,分到各个县也就很少了?”
郭允厚答道,“陛下,每省俯库确实有百万石的粮食,但分给各县也不过两三万石。
俯衙设施,地方的差役,驿道,河防,县学等支出全赖于此,实不够承担都司卫所!”
郭允厚的回答让吴云清心里不爽,想到的方法都给否决了!
吴云清继续问到,“那以今年朝廷的税收可以支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