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377辽饷不是停了吗
吴云清摆摆手,然后说道,“什么仁义道德,你们对建虏去讲!
你们去对南边的海洋的国家去讲!
看他们听不听?
所以,只有对我们大明的百姓才有仁义道德,对那些没有人性的人,就不需要去讲!
朕再说一句,凡是有利于我大明的,凡是对我大明百姓,对朝廷有好处的,那就是好的!”
“传旨,袁崇焕筹粮有功,奖励黄金百两,玉如意一对,进太子少保!”
如今吴云清还没有太子,这个太子少保也就是一个名头,表明了荣耀的意思!
这边杖毙了一些,那边魏忠贤就派人去抄家。
朝堂可是动荡了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以为少了二十多人,一下子空出来那么多位置,很多人都开始琢磨着如何升一升,或者让自己人上来……
过了段日子,吴云清召见了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尚书,温体仁还是第一次来。
“朕今年第一次召见阁臣和六部,内阁又新添了几位爱卿,朕很高兴。
一来呢,众位卿家一起亲近。
二来呢,咱们也商量下大明今年的计划?”
“大明今年的计划?”众位阁臣都不由得对望了一眼,竟是疑惑。
吴云清呵呵一笑解释道,“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去年的基础上,来做一次合理的安排。
往往以前忙一年,只要国库稍有盈余,百姓相安无事那便是天下大安。
但朕并不这麽想,居安还得思危,何况大明已经在威胁的境地。
因此,大明每一年要做些甚麽,改变甚麽,税收增加多少,支出又增加多少,能余留多少粮食都要有计划。
当然朕说的这些都是固定的东西,象粮食的丰欠却不是人能掌握的。
但朕要的计划是,我大明如何才能富强,需要多少年,从哪里做起,要做多少件事,依次排列。
比如说,修黄河要多久,每年做多少,拨款多少都要有计划!
唯有这样,才能看得出朕跟你们内阁的办事能力。
朕这麽说,不知大家是否明白!”
“臣等明白!”
吴云清点头,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你们能够明白那就好!对于今年大明要做的事,你们有甚麽建议?”
孙承宗第一个出来道,“海贸利益巨大,还要加大投入,同时也不能都是运回来香料什么的,也可以运送粮食回来!”
温体仁也提出了他的见解,“微臣觉得,大明应该先结束边事。
否则就一旦有甚麽风吹草动,无论是兵员还是财政都会受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