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411那些大臣脑袋都秀逗了
皇后见吴云清这麽说抿着嘴笑道,“陛下也不必跟他们生气,那些人啊,脑袋都生锈了。”
吴云清不禁莞尔,这是他经常对皇后说的。
虽然说后宫不得干政,不过吴云清也不是太在乎那个,有些事还是会跟皇后说一说的。
皇后笑完后,看了看吴云清道,“陛下,臣妾是一女流,国家大事不该过问。
但大臣们,特别是内阁大臣们,他们可是都是陛下比较信重的大臣,他们的话,陛下还是要考虑考虑的。
臣妾以为,无论是何事,又或者是谁的对错,既然内阁大臣都上书陛下,臣妾以为陛下还是要慎重起见。”
皇后的说法让我心里有些动摇,难道真的是自己记错了?
但是若没有江淮大旱,怎麽会有饥荒呢?
这件事恐怕要确认一下,否则就若是没有干旱,那可就害了不少人。
吴云清一边思虑,一边道,“既然皇后这麽说了,那朕就多查一遍,让那些大臣们没话说!”
皇后似乎看出吴云清心不在焉,便道,“陛下,你还是去忙吧,臣妾再给玥儿绣衣服!”
吴云清此时确实想去查明情况,便歉意的道,“那好吧,皇后你也别太劳累,朕晚点再来看你!”
皇后笑着把吴云清送了出门,吴云清到了乾清宫,内阁大臣们已经走了。
这事要查询还真得费点时间,要江淮的地方官派人再送奏折上来,还是让东厂的人送密报来?
两边谁可信一点呢?这事可不是说单单据实禀报就行了。
气候的反常,有人可能说今年大旱,也有人可能说是水灾。
吴云清陡然想起,吴云清还没有看到曾彦梓他们的奏折,先看看曾彦梓李邦化他们怎麽说的!
谁知一看却是让我触目惊心,曾彦梓里边的奏折道,“自陛下月前下旨修渠挖池,江淮六俯即分百姓,勒限责成,慌慌之极不恤民力。
也有俯衙污吏,劣绅粮长沆瀣一气,以此为名搜刮乡里。
交纳不齐者,被枷锁,又被鞭打。
余者还没有到荒年已卖子卖妻,逃亡他乡。”
这还没有完,还接着说道,“微臣在江南两年有余,虽今年雨水异常,然年初到四月已接连下雨,淮水见涨,
臣恐干旱未致,水患先行。
因此微臣以为陛下可先修堤,后来再挖池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