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是由李斯特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的散发性或食源性暴发性传染病。
家畜主要表现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妊娠动物流产;家禽和啮齿动物则表现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有的还可出现单核细胞增多。本病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
各种年龄、不同种类的畜、禽和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均可感染本菌而发病,主要以幼龄和妊娠动物较易感,且发病较急。目前已证实可感染40多种动物。
自1926年首次分离到本菌后,本病现已呈世界性分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食品污染本菌而引起的食品中毒病例频繁发生,使本病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病原】
本病的病原在分类上属于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的李斯特菌属(Liste-ria)。
根据属间的异质性,特别是DNA多核背酸序列、毒性和分解糖的能力,可将其分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LM)、绵羊李斯特菌(L.ivanovi)、无害李斯特菌(L.innocua)、威斯梅尔李斯特菌(L.welshimer)、西里杰李斯特菌(L.seeligeri)5个种。其中LM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致病菌。
LM为革兰阳性的小杆菌,两端钝圆。在感染组织或液体培养物中常呈现类球形。细菌多单在,也有排成V形或互相并列。不形成荚膜,无芽胞。在20~25℃培养时,形成少数周身鞭毛而有运动性;37℃培养时,鞭毛发育不良以至无运动性。
根据凝集素吸收试验将本菌抗原分出15种O抗原(I至ⅩⅤ)和4种H抗原(A至D)。现在已知有7个血清型、16个血清变种。
本菌不耐酸,pH5.0以上才能繁殖,至pH9.6仍能生长。
对食盐耐受性强,对热的耐受性比大多数无芽胞杆菌强,常规巴氏消毒法不能将其杀灭,65℃经30~40 min才被杀灭,一般消毒剂都易使之灭活。
对氨苄西林、先锋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敏感,对金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G、链霉素等敏感性较差,对多黏菌素B、磺胺等有抵抗力。
【流行病学】
自然发病多见于绵羊、猪、家兔,牛、山羊次之,马、犬、猫很少;在家禽中,以鸡、火鸡、鹅较多,鸭较少。许多野兽、野禽、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都易感染,且常为本菌的储存宿主。
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由患病动物的粪、尿、乳汁、精液以及眼、鼻、生殖道的分泌液都曾分离到本菌。
自然感染可能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以及损伤的皮肤。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可能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本病为散发,一般只有少数发病,但病死率高。各种年龄的动物都可感染发病,妊娠动物和幼龄动物较易感。有些地区牛、羊发病多在冬季和早春。冬季缺乏青饲料,天气骤变,内寄生虫或沙门菌感染,均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致病机制】
LM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其毒力因子主要有溶血素、磷脂酶、内化素、肌动蛋白、P60蛋白、ActA蛋白和PrfA蛋白等。
溶血素是一种多功能的毒力因子,对于LM逃离吞噬细胞囊是必需的。
LM能产生两种磷脂酶C: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和磷脂酰胆碱磷脂酶C,协助细菌的细胞内复制。
肌动蛋白能使LM在宿主细胞间扩散。
内化素与LM的侵袭力有关。
P60蛋白是LM的主要免疫原性抗原。
LM的感染包括4个阶段:
内化、逃避细胞吞噬、肌动蛋白纤维聚集和细胞间传播。
本菌经口摄入,耐过胃酸环境与肠屏障而进入小肠,并借助P60蛋白和表面蛋白104吸附到肠巨噬细胞上,这是引发疾病最关键的一步。
然后,内化因子与E-cadherins结合,介导LM侵入细胞。
本菌一旦内化,就可从吞噬泡中逃出,这个过程依赖于溶血素O,另外,两种类型的磷脂酶C也参与这个过程。
LM一旦释放到胞质内,肌动蛋白开始围绕本菌聚集,并形成一个端尾以推动本菌在胞质内运动,并且很可能进入邻近的宿主细胞,然后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再散布到脾脏、肝脏。
最后在肝脏内完成增殖,使肝脏表面形成典型分散状的感染病灶。
如果此时免疫系统没有及时清除本菌,它就会通过血液进一步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者胎盘和胎儿,导致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脑膜炎或流产、死胎。
【临床症状】
本菌作为胞内寄生菌,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3周,有的仅数天,也有的长达两个月。
1.反刍动物
病初体温升高1~2℃,不久降至常温。
原发性败血症主见于幼龄动物,表现精神沉郁、低头垂耳、轻热,流涎、流鼻液、流泪,不随群行动、不听驱使。
咀嚼吞咽迟缓,有时于口颊一侧积聚多量没有嚼烂的草料。
脑膜脑炎多发于较大的动物,主要表现头颈一侧性麻痹,弯向对侧,该侧耳下垂,眼半闭,以至视力丧失。
沿头的方向旋转(回旋病)或做圆圈运动,不能强使改变,遇障碍物,则以头抵靠而不动。
颈项强硬,有的呈现角弓反张。
后期卧地,呈昏迷状,卧于一侧,强使翻身,又很快翻转过来,以至于死亡。
病程短的2~3 d,长的1~3周或更长。
成年动物临床症状不明显,妊娠动物常发生流产。
水牛突然发生脑炎。临床症状似黄牛,但病程短,病死率很高。
2.猪
病初有的发低热,至后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