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
1.细胞壁
1.1 定义:细胞壁在细菌的外周,是一层坚韧而具有一定弹性的膜。
1.2 特点:折光性强,对染料亲和力低,仅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看到。
1.3 分类 根据细胞壁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用革兰染色法把细菌分为:
革兰阳性菌(G+ ) 革兰染色法 紫
革兰阴性菌(G - )革兰染色法 红
1.3.1 G+细菌细胞壁成分
①细菌细胞壁厚,约 15~80nm。
②主要成分,肽聚糖→提问过,占细胞壁物质 40~95%。
③特有成分:磷壁酸。
④ 其他 :多壁,蛋白质,脂类等。
1.3.1.1 肽聚糖
①又称黏肽、糖肽、或胞壁质,是原核生物特有的细胞壁成分。
②由聚糖链支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的空间结构。
聚糖链支架:β-1,4 糖苷键、乙酰胞壁酸、乙酰葡萄胺。
四肽侧链: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
1.3.1.2 磷壁酸
①又称垣酸,是革兰阳性菌特有的成分。
②约 30 个或更多的磷壁酸分子组成的长链,穿插于肽聚糖层中。
③功能
特异的表面抗原。
维持细胞膜上一些酶的活性。
对宿主细胞有黏附作用,是 A 群链球菌的毒力因子。
为噬菌体(→细菌的病毒)提供特异的吸附受体。
3.2 G - 细菌细胞壁成分
外膜:脂多糖、磷脂、蛋白质、脂蛋白等复合构成。
周质间隙:主要为肽聚糖
1.3.2.1 脂多糖(LPS)
为 G - 菌所特有,位于外壁层的最表面,厚约 8~10nm。
脂质双层(磷脂)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主要结构- 类脂 A :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结构极相似,无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与类脂 A 共价联结,具有种属特异性。
侧链多糖:菌体(O)抗原,具有种型特异性。
LPS 功能:
①有吸附 Mg2+ 、Ca2+ 、等阳性离子。
②是噬菌体在细菌表面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1.3.2.2 外膜蛋白
按含量及功能重要性分为:主要外膜蛋白(微孔蛋白、脂蛋白)、次要外膜蛋白。
微孔蛋白作用:分子筛、受体
脂蛋白作用:连接,噬菌体受体、营养物质的转运。
OMP 的电泳图谱:
可对某些 G - 菌及菌株进行鉴定分型以便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信息。
1.3.2.3 周质间隙:G - 菌一层肽聚糖
1.4 细胞壁功能
①维持细菌外形,保持细菌耐受低渗环境。
②调节胞内外物质交换,维持离子平衡。
③影响细菌的染色特性。
④与细菌对噬菌体及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⑤是重要的菌体抗原(O 抗原)成分。
⑥参与细菌正常分裂。
⑦与细菌致病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