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有凤来仪欲鸣岐山
非是黛玉多疑,一国之后,说不要就不要了,纵有诸多不得已的借口,也不是非要走弃后这一步棋。
既然已经走了出来,必定是有后手。
林黛玉都不用正经去想,根子一定出在了李穹身上。
女人慕强,这是天经地义,能让一国之后看入眼的男人,满天下也只有已经能分庭抗礼三分天下的兰芳亲王,自己的丈夫了。
他俩未必会有私情,林黛玉不是信得过李穹,她是信得过自己,眼得瞎成什么样的人,才会舍了诸多的姐妹去与那位徐娘有私情。
盯着李穹的脸看了一会儿,黛玉笃定傻夫君还没有醒悟过来,果然一脑门子天下的男人,是不会牵绊儿女私情,没这个闲功夫,也没这份闲情。
“没有便好,你可记住了,后院进人没我的首肯是万万不行。四妹妹也快十六了,该是她最后一个进府。”
李穹哎哟了一声,一晃都过去四年了呀,要是没有自己的到来,这篇红楼也该是惜春出家多年后,偶遇刘姥姥的时候了吧。
他算的确实不错,林黛玉死去的第三年头上,贾家被抄,贾母病故,是贾政带着剩余的人手,带上贾母与黛玉的棺椁南下,在姑苏雪雁和紫鹃下的船与贾家人分别。
又过了一年后,刘姥姥终于找到了被卖进青楼做小丫鬟的巧姐,着急忙慌的家走筹银时,正碰上化缘的惜春。
书中没有明说或是被删改的是,那里也是姑苏。
惜春拿了妙玉的度牒跟着贾家人南下,在姑苏上岸,入了妙玉先前住着的玄墓蟠香寺避世,而巧姐则也被卖到了姑苏。
不独是她,连史湘云也在姑苏。
所以宝玉一路乞讨去林妹妹墓前祭奠时,这些人他都一一见过。
如今,这些事自然不可能再发生,贾家败而不亡,寄托在李穹的门下以待来时。
贾宝玉也能委以些重任了,一嘴的好炮,丢出去炸别人正合适。
点手唤柳五儿:“过了早饭后,请贾家宝玉来见我。”
黛玉抿嘴就笑:“可怜我外祖家,到底还是归了姓李的。昔日那样一个富贵闲人,也要为你的大计奔波忙乱。”
李穹哈了一声:“我都还没得闲呢,他凭什么享福。我要不是顶着贾琼的名过了那么两年,你看我管不管他家的事。”
黛玉轻锤了一下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夫君,伱顶着名受过罪是不假,可人家满门满族的都给你忙活着“霸业”呢,也该两清了吧。
一想起霸业这个词,林黛玉又想起了皇后这茬,鼻子里哼了一声,指着李穹教训:“不许你去什么渝州、巴蜀。离着长安太近,小心有人会居心叵测,千金之子戒垂堂,你可记着了。”
“你提起这事,我倒是想起来琏二家的来。五儿,把贾琏也给,两口子一起喊来。”
柳五儿都已经走的有些远了,无奈的回头答应着:“晓得了,还要请谁,我一并的去请,省的我回来后再跑一趟。这上山下山的,是真累。”
黛玉捂着嘴的笑,冲柳五儿挥挥手让她赶紧走,李穹的脸色已经变了,被自己训一顿还不算,还得被唯一的贴身女史训,一大早的是有些惹人不耐。
李信见了娘亲,咿咿呀呀过来要抱,李正也踉踉跄跄的过来找二娘,皇后的儿子朱伯夷孤零零站在一旁,不知该去找谁。
黛玉抱住了儿子,又拦住李正,冲小皇子笑着问他:“可是想你娘亲了,来姨姨这里玩,过些日子,还有一个哥哥来呢,到时你又会有一个伴儿了。”
李穹好奇问了一句:“谁家孩子来?二妹妹的?那不跟信儿差不多么。”
黛玉似笑非笑:“是个姓贾的,叫什么贾茂。哎哟哟,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爹给取了这么个名,听着就是个假的。”
李穹赶紧拿着烟卷跑路,那笔账算不清。
“跑什么?跑得了和尚,还跑得了庙?”黛玉喊住了他:“江南你不要了都行,儿子也不要了?虽说不能正式的进门,但也是我的儿子之一,我命人请她们母子来的,做个亲王府的命妇,名正言顺的能在金陵做事。”
倒也是有理,以亲王王后身份来说,宝钗妙玉以下所生的孩子,都算是黛玉的孩子,她才是正经的大母。
“年少轻狂,年少轻狂。”李穹只能厚着脸皮再度坐下。
黛玉白了他一眼:“你是怎么想的,我都尽知。为了替贾琼报仇便做了乱人伦的事,还把那对婆媳尽收,你也真真是个...”
黛玉想了一想:“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啥意思?”
“你有亡国君王的特质。”
“这不对,是特色。”
黛玉啐他一口,带着孩子们去玩,她要替李穹在金陵伏下一颗棋子,没有人比宁国府遗孀尤氏更合适的人选了。
至于尤氏与李穹的迷情,黛玉是嗤之以鼻,鱼水之欢露水姻缘,敢假戏成真,需问问我的脾气能不能容得下。
这也是就在可以多妾的时代,才会有的常事。
否则,李穹不落得个净身出户,也会身败名裂。
好与不好的另说,黛玉已经做好了打算,孩子是李家的根儿,既然姓贾,那就得把宁国府重建起来给他,至于爵位传承,让他陪着小皇子去玩吧,早晚会有着落。
至于尤氏吗,既然贴上了李家,当牛做马也是你自找的,怨不得什么委屈,将江南林、薛、贾、朱四家的资源合在一起交给她,也算她给李家的效力。
岂能白睡了我的夫君!
黛玉恨恨的带着孩子们回去,等会儿还要见见忽然冒出来的姐姐林可卿呢,自己可不愿见尤氏,让她俩尴尬去。
李穹长舒一口气,能过了明路最好,而且金陵乃至江南,确实也该下手了,万宁皇不是靠着那些财阀文阀们的拥护才有底气复起的吗。
那就比比看,比钱多还是比人多,孔家都在我这儿避难呢,都给我排队站好等着大耳刮子抽上脸。
他又洋洋得意起来,山东四家一旦率先响应了百家争鸣,江南读书人再多,也跨不过他们这几家去。
到时,由衍圣公带队杀向江南,以文会友,以德服人,不信你们中没有改弦易张辈。
李穹别的本事没有,抓典型的本事学的很溜。
不便展开论述,只略略提一句头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