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某一天才发现,就像他想的那样,他在那家里根本没什么地位,哪怕一连一个星期不回家,等到回家后,父母也不会说什么,只是照常赶他去做饭收拾家务。
直到两年前的一天,他才明白这一切的来源是什么。
当时他父母生不出孩子就去孤儿院领养了他,后来生了他妹妹,他就这样了。
尽管妹妹刁蛮任性,但他从未怪过,这是教育的失败,至少在他小时候,那个妹妹对他是很好的,只不过在父母的一次次教唆中才变成了那样。
几个月前,他碰见过一个和尚。
和尚云游四方,来他家里讨口水喝,他给了其余吃食,但都被拒绝了,和尚只要了一口水。
临行前按着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
“你这个父母命中无儿女,是你命中带妹妹呀,唉。”
王小明追上去想要问个清楚,那和尚只给了他一本静心的经书。
“清官难断家务事,贫僧对施主的遭遇也是无能为力啊,这有一本经书相赠,烦闷时吟诵有静心的功效。”
这本书是他真正意义上收到过的第一个礼物。
想到这里王小明从裤兜里取出那被卷成圆柱的经书。
程御风原本抽完烟就打算走了,看见这本经书,又愣在了原地。
作为修炼者,他能从上面感受到一股很强的灵力波动。
“这书你哪来的?”
程御风并不是个看见好东西就必须要得到的人,只是出于好奇询问道。
“一个奇怪的和尚给我的,说来这还是我的第一份礼物。”
王小明的脸上满是那种对自己的嘲弄。
“你相信缘分吗?”
程御风忽然说了句与前后不搭边的话。
“啊?”
这话题转移的太快,王小明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你相信缘分吗?”
程御风重复了一遍,不过这次的神情很是严肃。
“不知道。”王小明摇头。
“如果你知道那和尚是来自哪座寺庙的,你该去找他,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你相信缘分的基础上。”
把缘分和找他联系在一起,王小明得出了一个结论,程御风是在暗示他找那和尚,然后拜师自己也做和尚。
“虽然我的生活一地鸡毛,但是我还是想找个漂亮的姑娘过日子,做和尚什么的就算了吧。”王小明笑着摇头。
程御风也不在多言,这种事情讲究的就是一个你情我愿,他本来就是一个外人,提醒这么一句就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再多说些什么,就是他不懂事了。
“行了,老哥,谢谢你的烟,我要早点去找一个好位置了,你不知道那家网吧里常年都聚满了各种生活不如意的人,通常都是爆满,尤其是十二点一过大把的人往网吧赶。”
王小明说了声顺手将烟蒂扔在地面上踩灭,就离开了。
就像他所说的,去晚点真的就没位置了。
程御风看了眼王小明离开的背影,捡起地上的烟蒂,走到二十多米开外的垃圾桶里扔掉,消失在了夜色中。
王小明去网吧的路上,一次次看着手里的经书。
程御风那句你相不相信缘分在他脑海里回荡。
他总觉得这句话别有深意,应该不只是让自己当和尚。
“想这么多干什么?我现在都过的这么难了,再要是去当和尚,那岂不是一点快乐都没了。”
之所以能在这种家庭这种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就是因为王小明经常用一个美好的未来来麻痹自己。
那个未来就是等自己大学毕业找份好工作,然后摸爬滚打我时,遇见一个长的极其漂亮的姑娘然后与她喜结连理。
可以说,娶一个漂亮的老婆,已经从他一开始麻痹自己的借口变成了他的毕生理想。
毕竟一个从小到大没受过一个正经礼物从小被人瞧不起的家伙能有什么伟大梦想呢?
“做和尚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王小明又将经书塞进了口袋里,他不知道的是,每次他将经书拿出来,然后再放回去之后,书上的一个字就会少了灵韵。
当那些字的灵韵全部消失,他与那位和尚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和尚告诉他自己所在的寺庙在一处偏僻的荒山,而只有这些字没有完全丧失灵韵时这本经书才有可能让身为凡人的王小明看见荒山中的那座古寺。
荒山古寺,一个和尚正在敲木鱼。
在他面前的地面上大概有上千个烛火的虚影,就在刚才,又一个虚影消失了。
和尚的表情看不出喜怒,没有因此沮丧,只是继续敲着木鱼嘴里念着经。
烛火照映下,可以看出这是一座极其破败的寺庙,地上的石板缝隙中长出了荒草,寺庙的屋顶漏风漏雨,唯独高坐在佛台上的佛像一尘不染也不被风雨所浸染。
和尚就是王小明所遇见的那位。
这座古寺在几百年前曾是一座非常有名气的寺庙,不过已经破落很久了。
和尚就是古寺的唯一传人,只不过大概几百年前,和尚得知了一只恶鬼残害百姓,便跋山涉水去追那只恶鬼了,和尚走后,寺庙变成了无主之庙,日渐破败,寺庙中的僧人生老病死到如今早已断了传承。
直到几年前,和尚才度化了那只恶鬼,于几月前回到这古寺中,又在寺庙内设下禁止,非修炼者不得见。
他冥冥之中有所感应,也许从自己入道时,师父就一直在寻找那位能将股市发扬光大的佛子要出现了。
这一路上,他碰见了七个苦命人,留下了七本自己手书的经书。
代表其中五本经书的烛火已经完全熄灭了,现在只剩两本,也许都会熄灭,又或许佛子会在其中诞生。
和尚并未表现出急切的表情,一切皆是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