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来到衙门,击鼓鸣冤。
立即有长着狗头的捕快,跑出来问道:“外乡人,你有什么冤情吗?”
刑部尚书一怔,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外乡人?”
狗头捕快说道:“因为你身上的气味,和我们武陵国百姓的气味不同。”
刑部尚书道:“没错,我乃太阴皇朝的刑部尚书,想来借阅一下你们衙门的卷宗。”
狗头捕快正要拒绝,他的耳边,响起了徐长生的声音。
“给他一阅便是。”
“王佛!”
狗头捕快一惊,立即请刑部尚书进来。
刑部尚书还误以为狗头捕快听到他是太阴皇朝的大官,震惊到了呢,不由傲气十足的走进衙门。
他左顾右盼,见衙门人员稀少,失望的说道:“就这?”
“治安乃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这样的人员布置,谈什么治国?”
“本官觉得,连案件卷宗,看都不需要看了。”
狗头捕快见刑部尚书要走,立即问道:“卷宗不看了吗?”
刑部尚书正准备说不看了,念头一转,又道:“看!肯定看!”
“把你们衙门上所有的卷宗,全部搬出来,本官要一一查阅!”
“本官要看一看,和尚糊涂治世,会有多少冤假错案!”
狗头捕快应诺一声,给刑部尚书去搬卷宗去了。
刑部尚书看到卷宗,略微一愣,指着一卷纸说道:“只有这么一点?”
狗头捕快点头道:“大人若是要王佛统治时期的案件卷宗,确实只有这么一点。”
“怎么可能?”
刑部尚书带着狐疑,翻阅卷宗。
结果越看,脸色越是凝重,最后化为震惊,沉默的卷起了卷宗,双手归还。
狗头捕快问道:“大人,不看了吗?”
“看完了。”
刑部尚书与狗头捕快道别,转身离去。
却说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来到武陵国的田地。
一眼望去,良田一亩亩,规整壮观。
工部尚书不屑的说道:“一个像样的水利工程都没有。”
户部尚书沉默了一下,指着田地里,一个腱子肉黑亮而壮硕,正在和其他老农忙农活的牛妖。
又指了指半空中,给一块块田地轮流行云布雨,浇水灌溉的雀妖。
“工部李大人,你觉得需要建造什么水利工程吗?”
工部尚书沉默了。
他看到牛妖摆了一个姿势,亮了亮身上壮硕的腱子肉。
“走吧,不用看了,回去吧。”
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同样返回皇宫。
太师温云天则与太傅一起,随便在大街小巷走动,到处看一看。
忽然间,他们听见巷子深处的院落,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太傅突然驻足,好奇的问道:“温大人,你记得这是遇到的第几间私塾了吗?”
太师温云天说道:“第三间,还是第四间?”
太傅疑惑的问道:“难道武陵国人如此富裕,家家户户的小孩,都有钱上私塾?”
温云天摇头道:“不知道,我们进去问一下吧。”
二个位极人臣的大人,叩门拜访,一个教书先生给他们开了门。
教书先生见温云天衣着普通,头发苍白,问道:“两位老人家,是想给家里的孙子、孙女,报名上学的吗?”
太傅正要说清缘由,被温云天拉住。
更加老奸巨猾的温云天笑着说道:“没错,老夫想给孙子报个名,不知道在这所私塾上学,需要多少钱啊?”
教书先生笑着说道:“老人家,这里不是私塾,是王佛开办的官学,免费教授孩子们知识。”
“不……不要钱……!?”
太师、太傅愣住了。
他们听着学堂里传出的朗朗读书,眼角余光一扫,心神顿时一震。
太傅、太师二人,竟然瞥见一些小狐妖等妖怪,和人族的孩童,一起坐在学堂中,认认真真的上学!
太傅倒退了三步,眼神即震撼又迷茫,口中喃喃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啊……”
等到日渐西山,天色暗了下来。
在武陵国“微服私访”的满朝文武百官,一个个像是斗败的公鸡一样,回到了皇宫。
徐长生等了他们一天,盘坐在三品宝华莲台之上,正在熔炼大罗金钵与紫铜神金。
见众臣归来,徐长生翻手收起大罗金钵,双手合十,微微一笑,温和的开口:“不知道众位施主,觉得如何?”
文臣百官,沉默了一下。
温云天等三公对视了一眼,双膝跪地,大声说道:“臣等……拜见陛下!”
群臣接二连三的跪下,口中高声喊着:
“臣等!拜见陛下!!”
“臣等!拜见陛下!!”
“臣等!拜见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