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烟见她神游天外,朝着白延礼尴尬一笑,暗中撞了撞凤离的胳膊,提醒她回神。
凤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红了红,道:“抱歉,走神了。”
白延礼温声问道:“你在想什么?”
凤离脱口而出:“想办学校······”话一出口,她便有些后悔。
她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却贸贸然说了出来,怕是要遭嘲笑了。
白延礼果然笑了,不过不是嘲笑,而是夸她:“我家小离果然长大了,都想办一家书院了。”
隔壁耳力好的南谨行捏碎了手里的茶杯,吓得明天明地二人悄悄往后退了几步。
凤离不好意思的道:“我只是这么一说,并没有······”
许是看出了她的窘迫,白延礼为她倒了杯茶,道:“你想办什么样的学校呢?白家也有书院,说不定能帮你。”
他温和带笑的眼神让凤离的心定了下来。她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大凡读书人,想的都是依靠科举一飞冲天,但这类人入仕之后,为国家和百姓做的事情要么不多,要么干脆就搜刮民脂民膏以弥补自己前期的辛苦。我不否认有好官清官,但就我听过的,那些在官场迷失自我乃至成为罪人的亦不在少数,拉帮结派、官官相护在官场上更是常态。且这些人自诩是文士,是君子,藐视非文科出身之人,排挤与自己政见不合之人,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太少,且书院能教的类型单一,导致这些读书人自视甚高,没有了最基本的道德礼仪,没有了做人的底线。书上常说教书育人,但我们现在的书院书是教了,人却没有育好。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竞争的心态。”
“竞争的心态?”白延礼本来只是抱着不打击她的心思听她说,没想到她却说出了自己未曾想过的事情,顿时严肃了许多。连一心念诗的荀老夫子都坐直了身子,目不转睛的盯着她。
凤离点头道:“不错。我说的竞争不是指他们在科举上没有竞争,而是指他们在所学类别上没有竞争。现在的书院,都只教学子熟读典籍,教他们作诗写文章及骑射和棋类,好一些的便会多教些为人处世之道和治国之典,其余与民生相关的却是半点不让他们沾。这样的人出了学校之后自然无法站在百姓的角度去做事,而蔑视百姓的人,又怎么可能当好官,为国家效力呢?”
“所以我想的是,咱们为什么不设立专科学校,招募所有有心学一门技术的人入学?”
她说得有些口渴,停下来喝了口茶。
隔壁,南谨行亦听得津津有味。他转头对明天道:“去拿纸笔,把王妃说的话记下来。”
明天刚要出去,就听他笑着说了一句:“不愧是我家阿离,心中装着家国百姓,才担得起安王妃之名!”
明天和明地猝不及防的接了一嘴狗粮,还得笑着附和:“是是,王妃最厉害!”